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对照组 第47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王家几个兄弟虽然都分了房子,但是没有去住。这事儿他们还做不了主,田巧花给房子打通了,总体变成了一个四十五的大户型,然后给几个孩子安排了过去。

  他们家孩子多,也都渐渐大了,读高中的读初中的,在公社住肯定是比村里方便。所以老太太倒是果断,放了几张上下铺的床,给家里的孩子住。

  也亏得现在的房子因为材质格局关系,打通是不影响什么的,不然就这个操作,都要出麻烦。

  田巧花给打通之后间隔成了两个房间,男娃儿一间,女娃儿一间,如果平日里下雨坏天什么的,就不用回村了,直接过来住。要是放学晚了也可以过来住,不用摸黑往村里赶。

  几个初中的是看情况过来住,几个高中的就是彻底住在这边的。

  他们这边高中是有宿舍的,但是可不是楼房,是平房,一铺炕住八个孩子,这陌生的孩子在一起,少不得要有摩擦,所以他们都没有住校。

  学校肯定是更乐意孩子回家住的,因为地方真的不够用。

  王家关于分房子这事儿,村里人也有不少的议论,感叹田巧花在家真是说的算,说一不二,儿子的房子,她就都做主了。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田巧花也说过,等孩子大了就给扒开的地方在砌上,还是各家是各家。

  不过因为王一城调走,这分房子跟他没关系,大家那一阵儿还是感叹王一城换工作吃了亏。他家双职工,能分到三十平啊。不过也有看明白了的。

  知道王一城其实不吃亏。

  他们夫妻两个分房最多也就是三十平,他们压根就没有盖更大的,可是洪月新当时过来的时候安置的是一百多平的房子。这孰轻孰重,不会算数儿也知道啊。

  不过大家就是没想到,洪月新真是会同意把房子给王一城罢了。

  不管什么年代,房子的事儿都是大事儿,王一城这个房子真是惊到了不少人。村里议论纷纷,再次感叹真是村里有名的小白脸啊,他这靠着结婚是不是都能发家了。

  虽说,每一次离婚确实都是有缘由的,但是他也确实得了实惠啊。

  王一城这个事儿,很多年长的都很看不惯。这就跟能理解他不愿意背井离乡一样,他们都是老派的思想,深深觉得这结婚离婚,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