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演播室之中讨论的焦点,也是匹兹堡钢人防守组必须立刻沟通的焦点,同样是旧金山49人进攻组进一步扭转劣势的关键,那么,陆恪到底是如何完成刚才这一次达阵的呢?

  是,却也不是!

  准确来说,应该是短传和中传的结合区域。

  整体来看,钢人队的防守战术就是压缩长传的时间和空间,短传区域故意露出空档,但擒抱及时、补防及时,避免大码数的损失,这也使得钢人队的防守球员能够更加灵活地变换位置,以一个整体完成防守。

  当然,前提是他们拥有联盟最佳的防守锋线和线卫群,还有安全卫群,从个人能力到团队配合都堪称顶尖,这才使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防守战术执行到位,一步一步地掐断四分卫的传球状态,然后让对手陷入跑球撞墙、短传成功、却无法持续推进的恶性循环之中。

  进攻锋线联手线卫、角卫全面覆盖的短传区域,几乎处处是陷阱、处处是地雷,看似空档无处不在,却实际上难以取得大码数的推进;但是在短传和中传的过渡区域,却出现了一个相对薄弱的区域。

  理论上来说,角卫、内线卫和安全卫携手防守这片区域。

  内线卫的位置稍稍提前一些,防守跑卫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安全卫的位置稍稍后退一些,补防和长传偷袭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需要覆盖全场,又或者是人盯人防守地形成对位。

  角卫的位置则更加靠近外接手一些,不管是区域防守还是人盯人防守,都是如此。

  整体而言,短传和中传结合部是一个协防区域,但球员站位又不如短传区域密集,而且又不会陷入两名顶级安全卫的贴身盯防之中。更重要的是,角卫就是钢人队整个防守组之中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势的位置。

  这就是机会。

  对于四分卫来说,中传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区域。

  短传区域可谓是重兵防守,基本都是人挤人,所以对于战术要求更高,必须有出色的战术安排,才能撕破防守;而长传区域则是大开大合,基本就是外接手与安全卫的对位,所以更多依靠天赋的对决,同时还需要四分卫对空间感有准确的把握。

  中传区域则介于二者之间,以战术跑动的交叉换位,撕扯出空档;同时需要面对角卫和安全卫的随时补防。

  从消极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相对中庸的战术选择,要求更加平均一些;但从积极角度来看,所谓的中庸和平均,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选择如此战术,对于四分卫来说,对于进攻组来说,也是险中求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