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交锋(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鬚老者,晏国旧楚派代表景平,这时轻咳了声。在场人朝他看去,却见他姿势不变,不过侧撇过脸,斜乜刘熙等人,「既是为两国和议所会,不若早些开始吧。」

  刘熙无异议,便向院中央走去,不想这时景平身周几人站出,将他护在了身后。虽说这些人皆是赤手空拳,然而对刘熙的敌意可不小。

  「这是何意?」刘熙皱眉,停下脚步。她的手反射性地微微举起,就想摸出怀中匕首。

  景平略抬眉眼,故作悟然样,却是又悠哉地伸手捋了捋长鬚,「本是为求两方和睦的相会,携枪带械的,未免说不过去。这不,我方侍卫都已卸去了兵甲,刘大人不如也令部下放下干戈,让我等以和为贵,您意下如何?」

  这话说的倒是冠冕堂皇,但方才刘熙与贵为王孙的晏嫈距离离得极近时,怎不见景平跳出来说?景平这番话,要不是刻意在眾人面前削了晏嫈脸面,便是其中有诈。

  景平看出刘熙迟疑,再道:「刘大人如若仍怀戒心,那便让两方兵士互相搜检也行。」

  刘熙不敢大意。到时要真应了文乙所说,双方起了衝突,己方能多活一人,就是多一道助力。如此,她便不愿让随队兵士轻易卸下武装。可若是景平藉此发难、就地动手──

  这时文乙靠到刘熙身后,附在她耳旁沉声道:「大人应下便是,辰武方才已动身回去通报了。他们要搜身,正巧是替我等拖上一些时间。」

  刘熙只好从了文乙之言,应下景平,让双方侍卫相互搜身。

  自然,刘熙藏于胸前的匕首,也拿了出来。景平不过略瞥了过,便忽地眼睛放光,「好剑。」他忍不住轻喃,却又在细瞧见上头着意雕饰的精巧纹路后,撇嘴讽道:「想必刘大人这短剑,是御赐之物吧?既然如此,收了倒显得我晏人无礼,您还是继续揣在怀里吧。」

  刘熙不为他言所激,既然景平都这么说了,她也没有必要逞强、硬卸下防身武器,因而刘熙手腕转了个角度,重新将匕首收了回去。

  基于礼仪,两方并未将搜身行为执行得彻底,混在一起的两拨人,没过多久又重新散回两侧。于这期间,刘熙注意到不少对面兵士时不时地便将目光投往地面,心中某道猜想因而大致底定。

  「好了,差不多该进入正题。」景平朗声道:「我等要求,是要戚驻扎于祈水北岸的边境守兵,往后退去二十里。」

  刘熙闻言面色不禁一僵。

  祈水,乃至其往北一段不算短的范围内皆为晏土,任谁不知?所以才说当年的祈水双役,发生得实属荒谬。不想,在战事平息的这几年间,周显竟是又将守兵南推、对内悄声无息地进犯晏国领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