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吴思华(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入九月,白天的气温虽然还很高,但是早晚经常有点凉意。走在台湾大学围墙外面的人行道上,发现路旁木棉树的叶子已经开始飘落。再过一两个月整棵树就会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1直到二三月初春,其他落叶树纷纷发出新叶时,这种与眾不同的树则是先开出橘黄色的花。就只有枝干跟朵朵大花,树叶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长出来。黄建华最欣赏这时候的木棉,那种悲壮的气氛,就跟静心聆听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感觉差不多。

  又是1个新学期的开始,黄建华每年最期待就是这个季节,希望这个学期来听他课的新生当中,可以多发现几位可造之材。

  「组织变革与创新」,这门课是黄建华的招牌名课,学生每年都抢到爆,教务处也安排最大的教室,以便接受更多的学生点选。

  在工商管理的课程中,这门课不属于基础课程,1般来说除了管理学院学生之外,其他学院来选的应该不多;但是因为黄建华在这个领域不但是台湾学界的翘楚,在国际重要期刊上也发表过不少相关论文,所以连国内大企业有时都会派人来旁听。

  原来闹哄哄的教室,在黄建华走进来之后顿时安静下来。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及欢迎词,接着就是他最独特的开课仪式。

  几十年来,他坚持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亲自点名。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可以採取任何喜欢的应答方式;然后他会十分仔细地盯着这名学生几秒鐘,似乎想极力记住每个人的长相。

  他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瞬间反应方式,分别加上自创的符号註记。如果学生眼神坚定地回望自己,註记双圈◎;如果是神态自然,或者面带微笑,註记圆圈○;如果是不敢面对、在座位上不自在擩动,甚至玩弄手上物品,註记叉叉※;如果是面无表情,或者摆姿势、装可爱甚至扮鬼脸的,註记问号?点名未到则是空白。

  这是他自己私下进行的实验,凭藉第一印象将学生分类,再与他们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跟学习成绩家以比较,看看关连性如何?

  点名正进行了一半左右。

  「吴思华。」

  应答的声音清脆悦耳:「是我。」

  循着举起的手望过去,黄建华恍若遭受雷殛,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深邃的酒窝,加上黝黑的皮肤,如果嘴唇再薄一点,年纪再大一点,简直就是当年的吴映雪重现眼前。

  全部的学生都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老师盯着这位同学未免太久了吧,而且他的眼神涣散无神,似乎正专注在其他的事情上。

  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又恢復闹哄哄的吵杂状况。黄建华受到影响回神过来,马上慌乱地继续进行点名。

  精神完全无法集中,那堂课黄建华几乎是凭着本能撑过去的。好不容易下课鐘声响起,黄建华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几位有问题要发问的同学留待下1堂课再说,匆匆回到系办公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