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3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人生的小船被命运的浪头卷向高处时,也就是骤落的开始,高明的弄潮儿会挥篙劈开迎面的水幕,驾舟飞上另一个浪尖,平庸之辈则不可避免地跌入漩涡,能驾驭自己命运的人才能自称为英雄,从而不被历史掂来作笑料,要想被历史这辆车上的所有乘客都仰慕为英雄,那就需要另说了。

  这就是所有人最难做到的:战胜自我。

  白天忙于处理政事,夜晚曹操不免要回思刚刚过去的一年多:这是腥风血雨的经历,告别了友情,收获了背叛,刀光剑影中不仅有激情,也有懦弱,金戈铁马上吼出的是豪情,也有沦落;权力的黑洞与人性的质朴发生了碰撞时,谁是胜利者?

  三伐徐州之无功,曹操收获了一个字,那就是:粮!

  一年的兖州战役,曹操又多收获了一个字:人!

  曹操漏掉了一个字:义!

  等他醒悟丢了一点儿什么时,离现在已经很远了。

  人与粮,曹操的注意力眼下集中在这两个字上,他发现了用错人的可怕,他也感受到了用对人的庆幸,不仅觉察到了人才对于自己的可贵,也隐隐意识到了缺乏,人有的是,关键在于选拔,选拔之后的关键是什么呢?管!

  他开始构思一套管人的机构:必须是有效的,大前提对自己必须是忠诚的,必须是直接对自己负责的,除自己外,权力可以无限大,手段可以不择,道义可以不顾,时效性应该重于准确性,威慑力应该大于影响力,一个类似于后世的蓝衣社的组织出现了朦胧的轮廓,后来曹操把这个付诸于实的时候,给它起的名字叫:校检。

  人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尽量招揽进来;一种是尽量不要招惹;关键的学问在于分辨他们。

  人也可以这样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杀的;一类是绝不能杀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别他们。

  二十八 曹操的大棒加萝卜(2)

  同时进行吧,不招进来怎么用?如何管?更谈不上杀与不杀了。

  粮。从所有曹操经历的战役来看,该胜没胜的仗几乎都是因为军粮,该胜而败了的仗更是因为军粮,庞大的青州军迅速垮掉,也是因为粮,四周军阀虎视,理应扩军备战,没有粮,扩了军怎么养?说白了,战争一多半打的是粮食仗,谁手中握有粮食,谁就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早在初平三年(192),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现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基本上实现了,“修耕植,畜军资”也该实施了,但实施需要条件,地哪里来?农具哪里来?最必不可少的耕畜哪里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