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六三章 光復远东(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1905年美国老罗斯福协调下,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之后,库页岛就以北纬50度作为分界点,以北属于帝俄,后为苏联继承;库页岛南部则成为日本的领土。由于朴茨茅斯条约的限制,双方皆没有在岛上建筑碉堡或类于堡垒的军事防卫建筑。加上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日本受英法的怂恿,继日俄战争后,再次向西伯利亚进军;又因为庙街日侨被屠事件,为了报復,出兵佔领库页岛北部。一直到1925年1月24日,日本财政不堪负荷,才和苏联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亦即日苏北京条约,日本才从西伯利亚和北库页岛撤兵。苏联则依照日苏北京条约规定,把北库页岛的石油与煤炭开採权限让渡给日本45年,日苏两国也因此建交。

  本来日本在1913年之后就没有在库页岛维持常备驻军,这次撤军之后,日本军方更没有安排在该地的常驻兵力,只有内务省警务课安排了携带轻型武器的国境警察部队负责边境警卫安全。这样的兵力当然不是王家第三舰队的对手,连塞牙缝都不够资格。第一波近地轰炸完成时,日本国境警察连求救电报都还没发出去;苏联的警备队更是来不及离开警备所跑到附近的电报局,就全部被歼灭了。这次除了一样登陆了三千人,另外加上ch-46海骑士直升机搭载的空降部队六百多人,在阿帕契的掩护下,快速的占领库页岛的各个重要据点,库页岛全境很快就落入王家的手中。

  留下警戒的舰艇之后,第三舰队就继续回到鄂霍次克海待命,端看海参崴和庙街那里需要支援。虽然收復远东三大舰队的总司令官王兴平认为比较有需要的可能是那座号称「远东永不陷落要塞」的海参崴,不过这位在赤峰有崭露头角的参谋型生化人,并没有大意,只让第三舰队稍稍靠向海参崴一点而已,但是搭载登陆部队的舰艇则靠近庙街一点,毕竟庙街的北路军要佔领的面积太大了,光凭第二舰队搭载的五万机器战士撒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可能一个佔领地都不见几个人。虽然以机器战士的战力,五到十个人就能佔据一个城镇,但还是有些地方是需要攻坚的,比方说西伯利亚铁路会经过的伯力、双子城、共青城…等等,即便那些是第一舰队的占领范围,也有空降部队会事先空降攻击,但如果一旦战况不顺利,还是得靠第三舰队人力较富裕的预备队来支援解决。

  还好在庙街登陆的时候,还正是大半夜,而且在1920年日苏衝突的庙街事件中,被报復日本侨民被大屠杀的日军几乎将此地夷为平地,所以邮电局及各种通讯设备都被完全摧毁,刚刚结束内战的苏联根本无暇来修復这个这么偏远的小镇的基础设施,更遑论建设任何军事设施了。所以第二舰队几乎在三十分鐘内就完全佔领这处元朝征东元帅府治所的所在地:奴儿干城;明朝永乐年间的奴儿干都指挥使司驻地的小城,「庙街」得名的由来就是明朝永乐十一年宦官亦失哈在巡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区时,修建供奉观音大士的永寧寺。

  五万的机械战士就像星际大战里面的复製人大军一样,但是搭乘着各式装甲运输载具,兵分两路,分别向北方勒拿河畔的雅库次克以及西边的海兰泡前进。另一方面,原来在等待海参崴战况的第三舰队,小敏决定让他们剩下的三万多部队直接在鄂霍特河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河口的鄂霍次克小镇登陆,这是十八世纪俄国探索北冰洋前往美洲航路的运补基地。小敏打算从这里开始,横扫这里以北到北冰洋的广大地区。然后主力和第二舰队北方支队在勒拿河下游三角洲东南方的季克西会师。而第三舰队剩下的其他舰队则向海参崴的第一舰队靠拢,准备在火力上增援海参崴登陆战,毕竟第一舰队陆战队的人最多,高达十万人。但火力和其他舰队是相同的,面对可能难啃的海参崴,以及西伯利亚铁路沿线重镇,或许支援火力不足。

  王兴平这时正在第一舰队做为旗舰的主力舰盘古号上,舰队已经抵达海参崴外海的攻击发起线上,他正透过红外线望远镜,观察着黑夜当中一片寂静的海参崴,寻找几天前已经埋伏进城,假装成苏联海军军官,以及海军步兵军、士官的间谍机器人所发出的攻击讯号。「有了!」他从望远远镜里看到远方一栋房子里有个灯光正在一闪一灭的打着暗号,那不是通用的摩斯密码,而是机器生化王国的联络方式。其实小敏这个安排只是想让指挥中心另一端的看表演的长辈团,有着临场感罢了。否则间谍机器人在城内以及要塞重要地区放置信标早就被卫星和无人机接收到讯号,何必多此一举演这一齣?

  结果没想到1922年才消灭白俄成立的远东共和国,正式结束内战的苏联目前对于远东地区的建设刚刚从去年1932年才开始进行,1924年史达林上台后,这里一直是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所谓「远东永不陷落要塞」根本还没有一个影。从间谍机器人放的信标和卫星影像来看,真正的碉堡或堡垒并没有想像地多。

  后来虽然号称远东超强的太平洋舰队,在1932年4月才刚刚重组,而且还没有摆脱远东海军的旧名称,更没有未来太平洋舰队那么大的规模,算是刚开始扩张的雏型罢了。在1929年虽然号称3个舰艇大队,但其中包括不能远航的浅水重炮舰、一般炮舰、老旧装甲舰等共计才14艘,以及一个扫雷中队、海军航空兵只有14架飞机、海军步兵也只有1个营,加上一个营巡警般的海岸防御部队。在这么薄弱的基础上,苏联在1932才开始扩建这里的防御。首先是改组扫雷中队,重新组建了扫雷与布雷支队,增加了一战前渔船改装的「托木斯克」号扫雷艇。之后又从波罗的海调来一支拥有12艘鱼雷艇的大队扩张了一个鱼雷艇舰队。接着同年又从欧洲方向藉由西伯利亚铁路运来八艘拆散之后的梭鱼级潜艇,在海参崴金角湾的远东工厂组装,但到了1933年年初才组装好两艘潜艇下水服役。不过远东海军司令员维克托罗夫,参谋长索隆尼科夫,政治部主任布雷日金等人还是挺用心的,在1932年年底,已经把舰队水兵和步兵总共增加到8300人,海参崴的火砲则增设12个岸砲连和6个高砲连,甚至海航也增加到53架飞机。

  但这一切在武装上到二战后都令人侧目的第一舰队前面完全不够看,首先是21英寸共计60门的巨砲同时发威,全力轰击海参崴已经略显雏形的碉堡、砲台,已经在海参崴上空盘旋已久的sb2c-1俯衝轰炸机、a-1攻击机也开始对城内的重要目标做外科手术式的清除工作;tbf復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则和部分的sb2c-1侧重港湾内区区可数的苏联轻型舰队,一一将他们炸成碎片。港口外还有s-2f反潜机、hh-60h海鹰反潜直升机等着漏网地苏联老旧的梭鱼级潜艇。

  这漫天机海、满地火树(定点清除,就不可能是火海了)之下,司令员维克托罗夫和政治部主任布雷日金在住处当场被炸死。参谋长索隆尼科夫则在港口司令部值班时,被巨砲轰到连渣都不剩。没有一封电报传出去,也没有要员逃出生天,六个高砲连甚至连砲衣都还没卸下,就被漫天砲火给消灭殆尽。防空部队、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都是机械生化王国第一优先破坏和消灭的目标。

  「哇!这真的是大场面啊!台生你来的正好,你说说看,这样一个舰队有多少巨砲啊?多少飞机呢?总共得要多少人操作啊?登陆士兵又有多少啊?」又是吴佩孚这个练兵狂看到王绍屏刚好走进来,于是像抓宝一样,立刻抓住问个不停。他之前问过陪伴长辈团的王志平那个闷嘴葫芦,一问三不知,连个屁都生不出,只是猛倒茶给吴佩孚喝,可把他憋坏了。王绍屏苦笑的说:「这也不知道,您老啊也不菸不酒的,不如去我老婆那边,我老婆可都是战争狂,您的问题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覆的。」

  「可是我一个老太爷去到女人堆里算什么事啊?」吴佩孚边哀叹边环视着四周找援兵;果然也同样不抽菸的段祺瑞说:「我陪你去吧?反正我也受够这里的菸味了,简直就是那个什么重工业…什么的?」「重工业污染区!我也陪你们过去看看我乾女儿。」一样不抽菸的杨钧也站了起来。「我也去!」一向不抽菸还反对人家抽菸的冯玉祥终于等到个乾爹出马了,他可是忍了很久,一直也想到非吸菸区去待着。最后现场两个真正老菸枪曹錕和曾昭吉只好熄了菸,「走吧!走吧!少抽两根不会死。」曹錕无奈的说着,曾昭吉却是说:「我是去看乾女儿的,可不是怕犯眾怒喔!抽菸嘛!又不是抽大菸!难道吴子玉还能把我枪毙?」吴佩孚带兵的时候,的确是明令抽大菸得枪毙。结果眾人这一走,这个吸菸区几乎等于荒废,曹錕和曾昭吉也是只有过来抽两根过过癮,当然其他人也就不再假惺惺地陪着这两个老菸枪吸二手烟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王绍屏,因为他不用来回转檯了。

  眾人刚推开夫人团待的房间,只听一阵轰隆、轰隆地爆炸声,一艘浅水砲舰正被鱼雷机和俯衝轰炸机联手炸成几段。「女儿啊!你们音响会不会开太大声啊?」曾昭吉走在前面,环绕音响的音波迎面而来,差点让他站不住。二咪蹦蹦跳跳地过来挽着曾昭吉的手:「乾爹,这样才刺激嘛!您怎么过来了?」杨钧在旁边打趣地说:「他说他想女儿了。呵呵!」曹錕则是盯着萤幕一会儿,对着乾女儿小咪说:「你们这里的萤幕也切换的太快了,乾爹眼睛都花了。」小咪也挽着曹錕的手说:「乾爹,这样才看的到精彩片段啊!不然老盯着一个固定不动的画面多无聊啊!」王绍屏这时候对吴佩孚说:「玉老,我就说她们是战争狂!这下您相信了吧?小敏,过来给乾爹、玉老、冯老说说目前我军的配置。」小敏的乾爹是段祺瑞,唯二没和王家沾上乾亲的也就是冯玉祥和吴佩孚了,连曹錕的五弟曹钧都当了大秘书王志平的乾爹了,谁叫他们来亲近(应该说归降吧?)来得晚呢?没赶上王绍屏结婚前的大认亲。

  在小敏向眾人解说整个舰队配置的时候,第一舰队的登陆部队已经抢滩完毕,开始进城了,接着他们还要全速前进攻佔空降师已经开始空降的双城子、伯力和共青城,然后会有一半以上的部队在伯力分兵,沿着黑龙江西进和第二舰队陆战队在海兰泡会师,再视情况看是否再往西推进。小敏已经向王绍屏说过了:「差格友,你看苏军这么松弛的防备,不如南方面军就推进到贝加尔湖畔,也比乌苏里江好防御的多。」王绍屏就对她说:「你看着办吧!」因为给她很大的行动权力,她的野心就膨胀了!结果导致原本预计一周内结束的「北方疗伤」行动多了一倍的时间,更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力才完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