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宇文析眨了眨眼睛,手捻颔下长须,毫不避讳地冲刘鲂说道:“舒公工于心计,天下谁人不知?去年因平尉迟炯一役,舒公不肯前往监军,以致遭到普六茹坚冷遇,遂不惜当垆沽酒,行韬晦之策,以求保全性命,然内心却常怀不平之意,寻机东山再起,若非如此,你我三人又何以有夤夜同室共坐之缘?因此,我劝舒公,莫要再托辞遮掩,当着梁兄和我二人的面,但要开诚布公些得好,免得彼此间还要处心提防,坏了共同的大事。”

  宇文忻说到的平尉迟炯一役,是指一年前北周静帝宇文阐初登大宝之时,北周相州总管尉迟炯因不满宣帝大天元皇后杨丽华之父杨坚入朝辅政,而举兵反叛,连克州城,杨坚急派大将军韦孝宽率军前去平叛,却屡屡败在尉迟炯手下,以致将令难行,军心离乱,情势十分危急。杨坚无奈,只得向前方军中派出监军,对诸将加强约束和监督,意图重整军威,挽回败局。当时,杨坚首先想到的监军人选就是曾在宣帝面前建言,由自己入朝当政的刘鲂,结果,令杨坚感到失望的是,刘鲂却以自己从未临敌掌军,且有老母在堂,不便前往监军为由,拒绝了杨坚的要求,从而开始受到杨坚的冷落,以至于入隋之后,杨坚只封了刘鲂个舒国公的空爵,而没有授他任何职事。

  反倒是当初毫不起眼的杨坚相府司录高颖,慷慨赴难,临危受命,代替刘鲂前往河东担任监军一职,协助韦孝宽成功平定了尉迟炯叛乱,帮杨坚度过了他入朝执政以来面临的第一场危机。高颖也因而受到杨坚的信赖和赏识,入隋后被赐予尚书左仆射的要职,成为了当今朝中位列第一的重臣。

  宇文忻和梁士彦两人,都是北周时的统军大将,入隋后,由于受到杨坚的猜忌,而被削去兵权,赋闲在家,与刘鲂眼下的处境虽然相同,论起个中情由却又有不同。

  此时,宇文忻之所以要毫不客气地揭穿刘鲂,主要还是为了三个人今后能推心置腹、心无芥蒂地密谋大事考虑,事先把话说清、说透,同时,也有意切断刘鲂与杨坚之间的退路,好叫他死心踏地地为复周灭隋出力。

  果然,刘鲂被宇文忻一番椎心之辞激得面色通红,却强忍住心头的不快,未敢当面反驳,只悻悻地说道:“今夜之事,还不足以表明刘某之心迹吗?”

  梁士彦像是领悟到了宇文忻的用意,钦佩地望了宇文忻一眼,有意把话题扯回到刘鲂最为忌恨的高颖身上,冲宇文忻问道:“英公,我怎么听说,前些时日,朝廷择定的幽州总管不是阴寿,而是英公你呢。以你英公往日在军中的威望,要强似那阴寿百倍,为何普六茹要舍优用劣呢?”

  宇文忻会意,偷眼看了看刘鲂,重重打了个唉声,答道:“还不是高颖那厮忌惮某的身份、威望,坏了大事。否则,今日我便有五万大军掌握在手中,北可挡突厥来犯,南可......”

  刘鲂心思何等敏捷,早就窥破了梁士彦和宇文忻这一问一答背后的真实用意所在,截口打断宇文忻的话,说道:“只可惜幼主不幸薨逝,周室皇胤凋敝,纵使英公五万雄兵在握,没有了复周这面旗号,一切岂不也是枉然?”

  第十六章 另有其人

  (求收藏、求推荐)“舒公之言有理虽说有理,但也不尽然。”宇文忻终于端起面前的琉璃杯,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葡萄酒,缓缓说道,“幼主死得蹊跷,不单单是咱们,大天元皇后心中想必也颇为不甘,眼下只要摸清了皇后娘娘的心思,把她拉到咱们这边儿,大事依然有可为之机。”

  梁士彦听到这话,不禁开口质疑道:“大天元皇后是普六茹坚的亲生长女,我听说今日在弘圣宫中,她当面已应允了独孤伽罗,同意恢复大隋公主的身份,且当初宣帝在位时并立五后,对她不无贬损之意,她会置亲爹亲娘于不顾,助咱们反隋复周吗?”

  刘鲂不以为然地冲梁士彦摆了摆手,代宇文忻答道:“梁兄常年统兵在外,对皇位禅代之际朝中情形所知甚少,大天元皇后对其父篡周自立一事可谓是耿耿于怀,激愤怨恨之辞屡屡溢于言表。据我推测,她答应恢复隋室公主之身,不过是出于一时无奈的权宜之计罢了,如有人振臂一呼,反隋复周,她多半会倾心赞同的。只是,幼主才薨,她就被独孤伽罗扫地出门,赶出了弘圣宫,交给晋王杨广监看了起来,今后咱们要想随时与她保持联络,却着实不易了。”

  宇文忻紧皱起眉头,思忖着向刘鲂问道:“幼主骤然薨逝,其中必有不为人所知的隐情。舒公,你安插在弘圣宫之中的眼线就没有消息报来吗?”

  “这独孤伽罗行事十分周密,天元皇后前脚才一离开弘圣宫,会真那个秃驴就带着一班徒子徒孙,以镇妖、捉妖为名,开进了弘圣宫,软禁了那里的所有宦者、宫人。”刘鲂紧咬牙关,恨恨地说道,“眼下,弘圣宫中的眼线是死是活,我尚一无所知,不然,我也不会央人夜探晋王府,去见天元皇后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