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道:“我儿已经长大了,儿子长大了就要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岂能老憋在家里?去了要给我好好干,不能给咱老朱家丢人!”

  朱楧扣头,道:“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守好边疆,尊王攘夷。”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嗯,我儿志气可嘉!朕现在命你署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现在陕西各卫兵力未集,你先驻扎在平凉(今甘肃平凉,在兰州东南部),待各卫兵马聚集你再就藩甘州(张掖)。”

  朱楧道:“儿臣领旨。”

  第九章 开镇河西

  朱元璋看着这个一脸稚嫩的儿子,道:“你初次领兵,肯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你放心,朕已经安排了曹国公辅助你。”

  朱楧一脸轻松,道:“有大表哥辅助我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李文忠的名头他还是听过的,明初的大将中,除了徐达和常遇春就属这位了。

  没想到朱元璋登时一脸惊讶,然后像看傻逼一样看着朱楧道:“你糊涂了吗?你大表哥早就死了,现在的曹国公是他的儿子——李景隆。”

  纳尼!大明战神李景隆?朱楧差点一口血吐在地上,历史上李景隆辅助过朱楧吗?这种细节他实在是想不起来。不过历史上的李景隆好像没在西北打过仗,他所有的辉煌战绩都是在靖难之役中取得的,希望历史在这一点上还保持原汁原味。

  朱楧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道:“哦,儿臣一时激动,记错了。有曹国公在再加上父皇的天威,儿臣一定不辱使命。”

  朱元璋十分欣慰地笑了笑,道:“走吧。望你能在边疆建功立业!”

  朱楧道:“儿臣领旨。”说完又向朱元璋行了三跪九叩大礼,然后转身出殿。再与已经泣不成声的母亲告别后,朱楧带着黛奴怀恩等一干宫女太监,以及隶属于自己的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两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共一万余人,浩浩荡荡地上路了。老朱说话算话,给朱楧抽掉了四五千名犯官的家属和奴隶,并下旨附近的几个省份都把本地辖境内的囚犯集中到平凉归他使用。

  同时,老朱还承诺,以后有了囚犯一定优先考虑河西地区。对此父子二人都心照不宣。

  前方就是自己的封地——河西五郡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虽然现在还很残破,但朱楧心中已经有了建设的蓝图,相信凭着自己后世的知识,一定可以将其建设成大明第一富庶强盛的地方。

  朱楧带着随从从南京城出来,他选择的路线是沿着长江溯江而上,在重庆转入嘉陵江,一直航行到陇南的徽县,然后再上路,直奔平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