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万里常春] : 第六章[旗鼓相当](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说墨翟与瑶姬罢斗言和后,墨翟问瑶姬,道:「施老闆,你说要以论剑结果决定谁去谁留,可是这回咱们打了个平手,那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吶?」。

  瑶姬微笑道:「咱们不妨在两家之间筑一堵隔音墙,墙厚两丈五,高四丈,如此寒舍那不堪清听之音就传不到府上,鉅子大可安安静静地讲学授课了。」,她停了停,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虽然问题出自于我方,但墙却是两家共有,若鉅子同意这个办法的话,是否也愿意负担筑墙的一半费用?」。

  墨翟心想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就爽快地答应了。他并且问道:「看来施老闆胸有成竹,已想好了解决之道,那又何必要打这一场呢?」。

  瑶姬歉然说道:「陶丘天下好汉云集,瑶姬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混跡其间,恐怕会麻烦不断。是以才藉由攀附鉅子声威,搏一点江湖虚名,好让旁人正眼相看。说来瑶姬动念不正,多有得罪,乞鉅子宽谅。」。

  墨翟很高兴她能坦诚相告,虽然被利用了也不以为忤,反而呵呵一笑,道:「没事!没事!既是芳邻,理应互相照应。以后墨翟还有什么别的用处,也一样请施老闆别客气。」。

  ……

  随后的日子里施、墨两家就隔墙而居,两家虽然仍少来往,毕竟墨家还是反对音乐的,但至少也能以礼相待、和谐共处。而瑶姬个人并没有放过墨翟愿意照应的承诺,一有空就去墨翟的讲堂里听课。因为瑶姬一直谨遵着师祖的遗训,要多读书、多学习,如今大贤当前,那当然得好好把握。

  瑶姬觉得墨翟年纪比自己小那么多,拜他为师还挺怪的,因此没有投入墨门,就只当个旁听生。不过她也没有白上课,会不时给墨家送上粮食布疋当作束脩。而她在讲堂里也谨守外人的身分,远远坐在角落,并且不提问,免得佔用学生们请益的时间。

  不过瑶姬不在课堂上提问,并不表示她不提问了,事实上她提问的数量要比全体学生加起来还多得多,因为她是以书面提问的。在那时候刻竹简是一件十分耗时耗力的事,所以没有人以书面提问,但是瑶姬刻起竹简却比以指画沙还方便。而墨翟也一样,刻竹简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你书面来问,我书面回答便是。就这么一来一往,不出多久,他们俩问答的书简就堆积如山了。

  由于瑶姬的“那个记忆”中有不少关于墨子学说的叙述与评论,那都是两千多年来无数学者的研究精华,使得她提起问来特别深刻锐利。而且她熟读鲁国典藏文献,论述见解每每能引经据典旁徵博引,信手拈来俱皆有本。

  瑶姬搞不懂为什么她体内的那“另一位”能知晓墨翟的学说,而且还附带那么丰富的评论,那些学说也不过是墨翟在近十年内才提出来的呀!她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就把这疑问搁下不管,犯不着为没头绪的事浪费精神。

  对于瑶姬的提问,墨翟几乎招架不住。瑶姬除了见解精闢、学识渊博之外,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一但谈到了关于“辩”(逻辑学)、“久”(宇宙论)、“度”(数学)、“景”(光学)、“力”(力学)这些课题的时候,瑶姬的看法还要远胜于自己的研究心得。当然,墨翟并不知道瑶姬身体里还有一个人,而那一位虽然不是科学家,却曾是中学数理的资优生。

  这下子墨翟反而要向瑶姬提问了。虽说他们刻起竹简并不费力,但书信往返总是不能即问即答、畅所欲言。于是两人心同此理,不约而同地相约会面详谈。面谈的地点在两家之间的隔音墙墙头,时间则选在夜深人静之时,也好让墨翟不受音乐的折磨。

  如此几乎每夜见面谈话,夜復一夜地,从学问研讨开始,话题渐渐扩及天南地北议古论今,到后来乾脆带上酒菜,间话家常,倾吐心事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