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四海一家] : 第五章[鶺鴒在原](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姬寰的威名在路吉尔人尽皆知,所以他就不受阻拦地闯进了酋长们的会议场。姬寰见场中闹哄哄地吵成一团,心头火起,就拔出掩日宝剑,大喝了一声:「呔!」,一剑就把一颗大树拦腰斩断,轰然倒下。顿时场上人人张开大嘴,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只听得姬寰说道:「我来指挥,谁要不服,现在就来和我比武!」。

  第二天一早,路吉尔两千五百战士与勃艮第三千四百战士排开阵势,开始廝杀。接战没多久,路吉尔的中军就开始且战且退,勃艮第人兴奋地追上衝杀,可是路吉尔军的两翼仍然牢牢钉在原地,并未后退半步。于是两军的阵线就形成了两个新月形,路吉尔军的新月形向内凹,而勃艮第军的新月形向外凸。于是姬寰就带着三十名骑兵,绕过阵线左翼,扑向勃艮第军的右翼背后。

  虽然这支迂回包抄的兵力只有三十一骑,但却有三十把突击步枪与一张高科技弓,一霎时箭如连珠,弹若雨下,造成大量杀伤,使勃艮第军右翼招架不住,往中央退却。紧接着姬寰他们就掉头去攻击勃艮第军的左翼背后,產生了同样的效果,使得勃艮第军左右两翼都往中间挤。路吉尔军的两翼顺势追上,最后两翼合拢,形成包围之势。如此勃艮第军人数虽多,但因挤成一团,只能由外围的少数人应战,而路吉尔军人数虽少,却能全线发挥战力,优劣之势至为明显。

  姬寰箭袋里的箭射完了,中国士兵们也打光了每个人仅有的五匣子弹,于是他们挥舞军刀,策马衝击。勃艮第人原本就败象毕露,而且这些蛮族从来没有与骑兵交过手,不知如何招架,经此衝击很快就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

  此役姬寰成功地抄袭了七十五年之后「坎尼会战」的战法,不但以少胜多,甚至还全歼敌军。这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使得日耳曼眾人对姬寰佩服的五体投地,敬若天神。但姬寰自己却心里难过,因为死伤实在太惨重了。他开始明白为什么大哥总是千方百计的避免打仗,可是大哥身具神通大能,不杀一人就能制服千军万马。而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事到临头之际,除了这种野蛮的手段之外也别无选择了。

  姬寰已不想再看到暴力争斗,所以当几个部落为了争夺战利品,眼看就要打起来的时候,他就主动出面仲裁,而争议各方居然也都乖乖地接受了他的裁处。在过去一打完仗联军就解散,不会有人再听统帅的,这回将统帅权继续保留下来的情况,倒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或许这就是王权的滥觴吧?

  ……

  十天后,船坞登陆舰卢山号在好客海西北岸的伊斯特河出海口下锚,坞舱门打开,驶出四艘气垫登陆艇,往伊斯特河上游而去。这四艘气垫登陆艇中有两艘载着医护团队、医疗器材与药品,以及兴建临时手术室所需的建材、机具、发电机、工程人员等等。而另外两艘则满载这四艘艇来回所需的燃料,因为此去赫立西远达两千公里,跑一趟单程就得中途加油六次。

  这四艘气垫登陆艇沿伊斯特河一路逆流而上,在德文(註八)转入摩拉瓦河(註九),驶了七十公里就转入了塔亚河(註十),沿塔亚河又驶了五十公里,便进入了斯夫拉特卡河。如此在内河中行驶了两天,终于到达了赫立西。

  三天后,特遣医疗团队为罗莎琳进行了漫长的手术。全程平安顺利,罗莎琳身上所有的断骨全都接好固定住了,但碎断处愈合需时四个月,而完全恢復则至少要半年。

  显然两个月后罗莎琳无法自然分娩了,必须以剖腹法来生產。此去桃花源的路程需时二十多天,如果尽早出发,当可在预產期之前到家。可是万一早產了呢?那不是得在船上剖腹接生了吗?虽说卢山号上医疗设施完善,但姬寰还是将这层顾虑对罗莎琳说了,表示会尊重她的意愿。

  罗莎琳沉默了一会儿,却说她相信在夫君的照顾下,无论如何安排,自己与孩子的安全绝无疑虑,她也很想回中国见见婆婆、奶奶、大哥以及小姑,这些都没问题,但却放心不下小弟鲁道夫这唯一的亲人。

  (註一)布伦迪西,brentesion,约当今义大利apulia大区brindisi市。

  (註二)叙拉古,siracusa,即今义大利西西里岛的siracusa。

  (註三)菲迪亚斯,pheidias,叙拉古贵族,天文学家,阿基米德的父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