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或许已经无法满足(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学生都还年轻,心路歷程还很青涩,要他们用想像或是看类似的剧中角色去模拟情绪还是不容易到位。

  就像李玉谦演的三少爷。

  三少爷二十五岁,风流又紈絝,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李玉谦个性稳重斯文,就算在同龄里思想行为比较早熟,但也不可能熟到去明白一个二十五岁的成年人,更何况还是一个放浪不羈的少爷?

  而容盺演的书僮聪明内歛,思虑縝密,总是用不着痕跡地方式给主子提意见或解决的方法,这个角色在戏里是要人印象深刻却不能太吸人眼球;可是对容盺来说,个性可以收,表情语气可以装,但他的外表让他在这个角色栽跟斗,因为太显眼,这时除了靠妆发服饰来辅助外,他还必须改变“气质”。

  这两个人为了演好这对主僕吃了不少苦,有时吃完晚餐还会花半小时到四十分鐘的时间用视讯对个戏,对不出感觉就把夏振羽也拉进视讯会议。

  李玉谦表明自己要考艺大后夏振羽对他更是琢磨,除了话剧社的上课时间外,课馀时间只要对方有空就会帮对方补一些戏剧相关知识,带着其他也决定走这条路的学生们提早接触艺大的戏剧课程。

  容盺几次社团下课后都见夏振羽和李玉谦还留在教室,心里不免好奇想多听一点,于是跟魏禕说不用特地到社团教室找他,他听完老师讲戏就会回去,不会超过六点。

  他加入话剧社除了自己演的角色以外,偶尔也会尝试和社员互换角色对戏,有些社员在某种戏路感觉抓得特别好他也会向对方请教,他总觉得不管什么样的角色都是他体会不到的人生。

  好比在家里林姨他们会叫他“小五少爷”,而他这个少爷和那位“三少爷”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纵然家世背景都很优秀,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虽然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又会因为个性思想,或是身处的环境而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笑着哭,有的人哭着笑,什么叫悲从中来,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这些自然而然就会產生的情绪一直都不是他会去思考的事,却在进入话剧社后慢慢地思考箇中不同之处。

  他演这个人,他就在戏里背负着这个人的人生,虽然照着剧本演,可是但凡他对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有一点不解或是怀疑就无法融入其中,然后就是夏振羽喊的“卡卡卡卡卡,角色灵魂出窍了”。

  夏振羽说不是演每个角色都需要感同身受,但理解却是必须的,你不能对你演的角色產生一丝动摇,你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你演的是他,不是你,就算你觉得不合理那也下戏后的事。

  演员演戏,当然除了剧本外也要尊重演员。

  若是演员对角色有不一样的认知可以提出来,和编剧或原作者讨论是否需要改变表演方式?

  对一个角色,演员、编剧和原作者看待的切入点自然不同,有时适当的改变往往能更丰富一个角色的设定及存在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