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瓦片的晾晒就放在时间加速区内进行了,烧制工作更是几个窑同时进行。

  在时间加速下,他们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四个防雨棚,比预料的快不少。主要时间都放在了加固上了,给每根柱子底部都打了桩,用大石抵住。

  而鱼塘那边,工程量才是最巨大的。

  他们准备挖一个大坑,将鱼都引进来,然后用铁条在底部做栅栏,将鱼都围在坑内,在坑外围再建堤坝,这样即使水位上涨了,也依旧可以让这些鱼儿在他们挖的坑内生存着。

  可这样做的问题也多,首先,他们挖的坑要够大,不然鱼儿都挤成一团,很容易死亡。

  其次,他们必须保证坑内的水质问题,虽然坑里的水是跟湖水连接的,但是流通率不够高,水质很容易变浑浊。

  最后也是最麻烦的问题就是鱼儿们的食物问题。

  原本,鱼塘内的鱼儿是靠吃水草,微生物生存,偶尔会投放一些食物,大多是虫子和蚂蚁之类的。理论上来说,大部分鱼类一星期内不吃是没问题的。

  可当所有鱼儿挤在一起,还挨饿,且面临让他们不安的暴风雨,鱼群很容易躁动,这会造成大量死亡。

  鱼食他们可以自己做,用动物肝脏和植物混合就可以了,鱼儿们一向不怎么挑食,只是每隔一两天,就必修有人冒着暴雨去喂鱼。

  陈杨他们在建好防御棚后,也去帮忙挖坑,要确保这个坑足够大。

  而和湖水连接部分的泥土,郭子峰将其和成泥巴,最后再烧制,变成陶。铁条栅栏已经镶嵌进去了,为了防止出意外,他们做了多层,并且加固泥土层。

  洪贵之前打铁有不少废铁,此刻回炉重打,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制造出了这些铁条。

  坑洞离澄湖有几十米距离,这个距离之间正好有几个水潭,可以将澄湖的水引过来。

  他们在底部和坑逼都铺设了一些石子,这样能有点净化功能,水土流失也会少一些。剩下的部分,这个临时鱼塘和澄湖的流通性会净化水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