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元清为了不改变什么,已经尽量低调了,就是发展也是放在米国,没想到改变的比他想象还要大,就是他认真做都可能达不到的程度。

  他本来只是和范书记谈了几个建议,那知道就改变了华国,事情要从平城的农村说起,周元清建议他们开始弄农家乐,种果树,办养殖场效果很好,农村的人民日子都好过起来,这本来没什么。

  其他地方的领导看到平城的模式也有样学样,造成了农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下工厂的工人不干了,他们以前为了得到一个工人的名额,钱出了不少还搭不少人情,没想到最后还不如在家里种地赚的钱多,他们能甘心吗?造成城市里的人反而往农村跑。

  周元清一看,这样不行啊,物以稀为贵要是他们都跑去搞养殖种果树,最后物品也没人生产了,大家的生活都受到影响,水果和家畜还会变得一文不值,到时候农民没了收入还不乱套。

  现在这种情况强制不许肯定不行,阻拦人们发财对方那是要拼命的,周元清只有想一个更赚钱的办法吸引他们的眼光,就去找范书记重新提了一个建议,成立小作坊,这口子一开,小作坊迅速在华国遍地开花,更有聪明的人办起了私人工厂。

  当时华国是不允许私人办厂的,但因为办厂的人实在太多,就在83年出了一条规定,只要有超过100个人再有集体担保就允许成立集体工厂,这样就还是集体资产,不是资本主义。

  周氏服装厂就是在那个时候成立的,周家村算是最早开始做小作坊的,规模比较大,后来成立的周氏服装厂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厂子发展好,待遇自然就好,工资能达到300多在整个县都是被人羡慕的好工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