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倒转乾坤易.四(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来以为今天可以写到小宸宸(喂)跟父皇撒娇....(艸)

  看来要明天了。

  另外写着写着不知为何觉得那两老头好腐阿.....

  自打他出事以来,父皇明里暗里为他寻医访药的功夫始终不曾搁下,作为帝王耳目监察天下的潜龙卫任务单上更时时掛着一条「寻访名医」。只是下在他身上的毒药性太奇也太烈,纵使太医院方面不仅有他的毒血、更有后来从「兇手」处搜检出来的剩馀毒药可供试验,可集结了无数名医会诊试验的结果,却是将用来试药的五名死囚折腾死了三个,侥倖活下来的两人也落得一个瘫痪、一个疯了的下场,又让太医们如何敢将这些「解毒手段」往金尊玉贵兼且年幼体弱的二殿下身上试?

  也亏得萧宸出身皇室,更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嫡子,这才得以用无数补元益气的珍贵药材保住小命,勉强活到了十六岁上、等到了期盼已久的转机。

  带来转机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主持会诊之事,却因始终没能觅得解决之法而告老还乡的孙医令。

  孙医令当年自请离宫,不仅是为了堵悠悠眾口以示负责,也是想着自己身为医者,在寻访同道之人上或许比潜龙卫更为有利,兴许有机会寻得有能力救治二殿下的奇人异士。

  而他也确实找着了……儘管这位奇人的身分,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这位奇人并非如他初时所想、是一名将毒理药理鑽研到极致的医者,而是一名仅仅称得上「粗通医理」的老人。

  老人自称岐山翁,据说是颇有声望的江湖名宿,武功不说天下第一、也绝对在前三之数。只是他武功再高、实力再强,也终究敌不过千军万马,却是不幸于二十多年前北雁入关时痛失了爱子。在那之后,他便一直潜心于集结江湖联手抵御外敌,及至十六年前卫平、镇北二军成功光復河山,于江湖上名望一时无量的他才功成身退,以一个普通田家翁的身分隐姓埋名地住到了岐山山脚下。

  岐山翁见多识广,气势不凡,在这岐山脚下一住十多年,虽从来无意收揽人心,却仍隐隐成了这十里八方之地引为倚仗的主心骨。邻近的大小村庄若遇有村中耆老无从解决的纷争,往往都会送到他这里请他代为调停。岐山翁当年能成功联合江湖各大势力一同抗击北雁,除了确实一心为公、全无私心,也是因为他处事调停甚为公允之故。当年用来节制、协调各江湖势力的手段用来处理邻里事务或许有些大材小用,但岐山翁本就是厌倦那些个腥风血雨和势力斗争才会在功成之后就此引退,对自己这把牛刀被用来杀鸡之事自没有分毫不满。

  也因着这些百姓的信任和倚重,岐山翁得知村中开始有时疫扩散后,立即当仁不让地为这些熟识的村民出外寻医访药……碰巧告老后四处云游的孙医令当时正在县城里对统筹处理防疫事宜,双方因而结识,更在几度往还后因性情投契而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当然,以孙医令的医德和曾经的身分,这「无话不说」的内容自然不包括帝王私隐的在内。但萧宸的毒是他的一大心病、更是他年纪一大把却仍四处云游的主因,故一次把酒谈心、听岐山翁说完他早年丧子的伤心事后,有所触动的孙医令也在酒酣耳热之际遮遮掩掩地同好友说出了这么件平生憾事。

  为免洩漏宫闈秘辛,他只说自已以前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做过供奉,颇受当家老爷的信任和重用。但大户人家的腌臢事从来少不了,老爷虽然治家严谨,但夫人早逝、贵妾的娘家势力又大,以至于老爷一时不防,教那贵妾寻机下手毒害了放在心尖上捧着护着的嫡子。

  他说那嫡子虽侥倖未死,但因毒入脏腑,全靠老爷四处蒐罗各种名贵药材才能吊住性命;饶是如此,这孩子从小到大也是大病小病不断,生生将一个从小敏慧聪睿的孩子磨去了灵气和锐意,虽鲜少面露愁容,却仍掩不住由骨子里透出的抑鬱和黯然。因那孩子性情极好,他后来虽请辞了供奉之位出外云游,却始终不曾放弃过寻找治癒那孩子的方法。无奈数年寻医问药下来,虽也结识了不少能人,却无人有办法在不伤害到病人的情况下解除那孩子体内的毒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