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后 第5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是昭烈帝受了重伤,国库也支撑不下去了。太爷爷还未登基时,大梁南北都有强敌,虎视眈眈,短短十几年便发生了二十几场征战,太爷爷那时南征百越,攻退蛮族,更是挫败了渤海国与高句丽的阴谋。”

  “打仗……是要花钱的。”

  萧琰叹气:“一支十万的部队,就得有二十万人的后勤,人吃马嚼各种军需物资都需要钱,那时裂原之战虽然是我们赢了,付出的代价也很惨烈,温皇后,就是太奶奶当机立断不再打,休养生息,给民以安,太爷爷去后,对漠北更是没法再继续打。”

  “为解决漠北之患,太奶奶对漠北采取怀柔政策,促成禅城之盟,漠北确实穷困,牧民生活需要茶砖,一到冬季粮食是不够的。当时太奶奶不仅开放互市,更大手笔叫漠北朝贡牛羊马匹,大梁则打赏岁币,这岁币里不仅仅是白银,还有粮食、茶叶。”

  “当然我们所谓的朝贡和岁币,在漠北又是另一种叫法了。”萧琰自嘲的笑了笑。

  谢期不解:“原来漠北也要朝贡,牛羊虽然咱们大梁人吃不惯,可能用这些牛羊抵给漠南啊,而且马匹可以做军需,我听爹爹说过,蛮马虽然矮小,但脚力不比南马差,而且耐粗饲料,比南马好养的多,算下来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不错,在太奶奶那时,是这样的,太奶奶那样的女中豪杰,出身主战派的温国公府,怎会签订对我大梁不利的契约。”

  “问题出在先帝朝……”

  萧琰脸上露出难色:“五王之乱时,漠北趁机南下想要侵占永宁,但那时,国内混乱,父皇忙于镇压五王叛乱,实在无法分兵与漠北对抗,教他们占了大半永宁。”

  这件事谢期也知道,那时爹爹被拘在西京,统领天骥军拱卫先帝,带兵亲自镇压了五王叛军,得知永宁失陷,还气愤非常,一向不爱说朝政之事的爹爹,破天荒在家发了牢骚。

  “永宁能要回来,几乎是赎买回来的,漠北趁机狮子大开口,不仅要了几万银子,还将每年岁币提高了一辈,更趁机勾掉马匹,这些年他们朝贡的牛羊也逐年减少,每年都有理由减贡,这种泼皮无赖行为,实在恼人。”

  谢期义愤填膺,拍了桌案:“那朝廷就吃这个暗亏?我爹爹身为大将军,带兵攻打漠北,责无旁贷,天骥军虽比不得太爷爷的黑甲军,可这些年南征北战也不是吃素的,为何不打?”

  为何不打,真是个好问题。

  不打的原因,自然是朝廷没钱,而为什么没钱,萧琰也说不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好父皇挪用国库修了长颐园,又去建皇陵,花光了国库九成银钱。

  他继位接手的是个穷朝廷,而且现在征税征不上来,朝廷没钱,偌大的一个大梁,看似□□如巨人,实则是外强中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