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北桥分局,不知道里面是不是供了什么菩萨, 年年盖新设施, 今天又是整哪出?

  北桥分局门口,停了几辆面包车, 满地都是散落的泥土。

  正抱着一袋泥巴往局里跑的杨俭仓促回头, 和阿姨打了个招呼:“赵姨早上好啊, 您误会了, 不是翻新。”

  “不是翻新?”阿姨略有失望道, “我看你们局盖得比隔壁海东分局气派多了, 还以为你们财大气粗呢。”

  最主要的是,要是翻新,就肯定会有工人上工,到时候自己的生意也会变好,毕竟工人们吃得可比这帮没空吃饭的警察多多了。

  理化分析室里, 离心机“哐哐”地转着。

  李仲洋和物证科全组死气沉沉地站在门边, 看着堆满了半个实验室的泥土样品, 欲哭无泪。

  昨晚审完余勤, 北桥分局几乎一个人没剩, 全被派去了外勤,还成功收到了热心市民的举报——

  深夜三点,接警中心收到警情, 有一盗窃团伙趁着月黑风高, 偷挖林山水库的沙土, 距离最近的蓝旗村派出所立刻出警,在现场……遇到了北桥分局的领导们。

  海沧本就是丘陵地形,多山地,城市分布星罗棋布,并不密集,这就导致了几乎各处都存在可能的埋尸地点。

  最终被划出来的一共两个水库,两个废弃采石场,十余个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小山和林场,另有几处偏僻工地、烂尾楼、牧场、人迹罕至的村庄,合计32处高度符合埋尸条件的场所。

  现在理化分析室的桌上,堆着的就是从这三十二个场所,分区域收集来的泥土样本。

  受到地形影响,就算是同一个区域,山坡两侧、背阴朝阳、上风下风处的泥土成分均有细微差别,因此每个区域均有10-30袋样品不等。

  “四百多袋啊!”李仲洋望泥兴叹,捶胸顿足,“早知道有这一天,我宁愿去药厂打工也不会听我妈的考编!”

  这四百多袋样品,需要分别检测蓝藻、噬菌体、放线菌和线虫,找到和沈容之体内种群最为接近的某几袋,才能帮助警方最大程度减少搜索的人力物力消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