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拒之门外(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贺孤穷是半途入门,进了凌霄剑宗时已过了参加试剑大会的年纪,所以与《万道引归天剑诀》无缘,贺孤穷本也没有在意,但自从他创出《杀神剑章》后,功力和杀心都是与日俱增,性情越来越乖戾,竟有数次险些失控,实在令他苦不堪言。

  于是他将最后希望放到《万道引归天剑诀》上,想要借此忘却恼人的《杀神剑章》,并一举攀上剑道更高峰。

  也因此他便用酷烈的手段培养明烨,自然是寄望明烨夺得试剑大会头名,将《万道引归天剑诀》带回供他翻阅。

  洛阳看着就在眼前,但真走起来,却仍相隔甚远,眼见天色已晚,知晓宵禁之前是进不了城了,恰巧视线之出现一寺庙。贺孤穷道:“罢了,又让你小子拖过一天,白马寺就在前面,今晚你我就在那借宿吧。

  “原来那是白马寺。”应飞扬说着,心向往之。白马寺是佛教传入后的第一所寺院,素有“释源”称号,“马寺钟声”是更是洛阳八景之一,去洛阳,不去白马寺游历一番等于白行一遭。

  远远望去便见内中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庄严肃然,却有千年古刹的气象,应飞扬也来了精神,却带着忧虑道:“师叔,你这身道士打扮,入了佛寺,不会被人赶出来吧。”

  “怎有可能。”贺孤穷嗤之以鼻,“佛道同为正道,又不是水火不容,且我与法相寺的枯明大师有过几面之缘,那老和尚佛法精深,见识广博,若有机会能与他秉烛夜谈,也算快事。”贺孤穷这几句倒是真心实意,他心中戾气太重,道家的无为之心已难化解,佛道虽有别,但也有共同互补之处,佛家消人戾气的手段远在道家之上,或许能从枯明大师那里,寻得些许帮助。

  走近白马寺,阵阵梵音从寺门传来,只听这诵经声,应飞扬疲惫消退,神清气朗。贺孤穷上前拜了山门,方要报出名号,却见守门小沙弥面带惊奇,奔逃便喊道:“师傅,不好了,牛鼻子找打上门了!”

  “妄语!竟口出嗔言,罚抄《十善业经》百遍!”洪亮一声,若雷霆狮子吼,随着声音,一个身形魁梧硕大,宛若怒目金刚的中年和尚来至门前,和尚步伐沉稳,一身气劲威而不霸,竟也是天道高手。小沙弥沮丧着脸,道:“是,端法师叔。"垂头丧气的走开。

  那端法合行礼道了声佛号,礼数虽恭谨,双眼却露出戒备之意。对贺孤穷道:“阿弥陀佛,不知道长来此有何用意?”

  “天色将完,欲借宿一宿。”贺孤穷看出对方敌意,竟也少有的恭谨起来。

  “阿弥陀佛,你我信不同法,念不同经,拜不同像,共处一地,恐有不便吧。”

  应飞扬道:“大师此言差了,寺门尚开,怎先闭了方便之门,佛眼之下,皆为众生,大师因何起了分别心。”

  端法和尚道:“佛门虽开,红尘却不得入,道门之人一来,寺中怕难在平静,还请二位见谅。”

  贺孤穷道:“我与贵寺枯明大师有过数面之缘,还请大师通报一声,就说贺孤穷求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