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仙侠剧,她成仙了! 第40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个儿要和那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一块儿读研了?

  那个大明星还要变成自己的师妹?

  真是想想就刺激。

  这些人心里的车已经换上了高铁,嘴上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然而真到了连笙进课题组的时候,他们又都怂成了鹌鹑。

  这个给那个递一个眼神,那个冲这个努努嘴,就是没人愿意敢上来同连笙打个招呼,徐争光院士看了都觉得尴尬,他生怕连笙觉得自个儿没带好团队,以为课题组的氛围不太好,赶紧让所有的学生都做了个自我介绍。

  连笙的年纪比不上这些师兄师姐,但经历的事情却远比这些一直都待在象牙塔内的人多得多,她能分辨出这些人只是紧张与拘束,不知道该如何同自己打交道,主动攒了个饭局,请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然后便顺利苟进了徐争光教授的课题组。

  她对于数学的很多理解都是从书上、论文上学来的,有很多专业计算软件、建模软件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功底基本为零,幸好有那一顿饭局打通了关系,学那些专业计算软件和建模软件所需要的书籍、网络课程都有师姐帮忙整理好主动分享给她,在尝试用那些软件的过程中,连笙磕磕绊绊地遇到不少问题,也有师兄主动过来教她,她倒没觉得学起来有多难。

  作为课题组内唯一一个不用住学校宿舍的研究生,连笙每天都是开着车过来的,家里做了什么吃的,收到别人送的什么礼物,她都会拿到课题组内分享,一开始其他人还不大好意思收,担心连笙是想收买他们好让他们给写论文之类,后来看连笙每天来得比他们早,回的比他们还晚,一整天连手机都不开,到了课题组就坐在位置上学习,要么看书看论文,要么在电脑上建模计算操作,他们就渐渐打消了心里的那点小心思。

  课题组内的那些人很快就发现了连笙的恐怖之处——貌似连笙看各种数学专著与论文的速度都很快,笔记本做了一本又一本,他们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连笙说的话虽然不多,但都能说到点子上,时不时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这哪像一个本科学表演的纯萌新?

  人家看着比他们还要专业,两相对比之下,他们才像是那个业余学数学的!

  徐争光院士是知道连笙那数学天赋的,等连笙跟着进课题组后,他认真观察了几天,给连笙指了一个课题,然后就让连笙自己研究去了,还要求连笙每两周都得拿出一个能够见人的成果出来,跟着那些师兄师姐一并参加课题组内的组会,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

  虽说要在组会上拿出一个能够见人的成果出来,但参加过组会的人都知道,哪有那么多能够见人的成果?大家一般都是讲讲自己这两周学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关于自个儿的研究领域有什么新的认识……能够证明自己这两周没有虚度就好了,可连笙不知道这种‘学术圈潜规则’啊!

  她看着徐争光院士给她指的那个课题,再想想徐争光院士给她的两周期限,深吸一口气,心里默默感慨,“这就是学霸圈子的常态吗?两周要搞定这么难的一个问题……”

  内心呜呼哀哉地感叹了一通,她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太多东西来,只是来课题组的时间越发早了,晚上回家的时间越发晚了,一整天都待在工位上,要么是看论文要么是看专著,要么就是自己盯着那个命题一直在算,俨然成为课题组内的拼命三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