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82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居于高位的王公贵族们顾虑着两位皇阿哥的身份,即使想要出面制止,也不敢,纵使是派底下的人去传话了不让牧民们给收购点送动物绒毛。

  可凭着法不责众、以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的心理,听到消息的牧民们一窝蜂般带着自己蒙古包里的绒毛往收购点送。

  眼瞅着夏天马上就要来临了,一些牧民们为了多赚钱还连夜带着家人们拿着剃刀把绵羊身上的毛又剔下来了不少,全盛进麻袋里送去收购点了。

  胤祺、胤禟将收购动物毛的事情交给底下人负责,兄弟俩骑着马拿着羊皮地图在大草原上转了转,发现羊毛厂最好还是建在科尔沁部。

  一方面因为经过几代联姻,漠南蒙古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最为深厚,另一方面则是受清廷的庇护,科尔沁部的草场是最丰美的,离漠南蒙古其余逐部也近。

  当老五、老九兄弟俩在京城里忙活时,老七负责在在京城里推广番柿、番椒、向日花,纠正这三类植物不是观赏花卉,反而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农作物。

  老十则随着自己唯二还活着的亲王伯——裕亲王福全与亲王叔——恭亲王常宁,奉旨离开京城,拿着帝王写的通关手书,骑马到福建,带上一大海船的瓷器、大清本土玻璃、茶叶与丝绸等物,又领着五千骁勇善战的水师,乘着配有火铳与大炮的大船出海去了。

  他们此行不仅要去欧洲寻生长期短的白皮猪,还要去找土豆、红薯与玉米三种高产农作物,同时还得到南美洲寻橡胶树等对大清有用的东西。

  最关键的是这一大海船的人还担负着为大清探索第一条海上贸易之路,考察海外诸国发展情况的重担。

  海上风云变幻莫测,危险重重,但此行若顺遂平安回来,则能立下天大的功劳。

  裕亲王福全与恭亲王常宁为了给家里的不肖子孙们谋一个好前程,硬着头皮上了。

  十五岁的胤俄穿着一身金黄色的圆领袍,站在甲板上,用两只大手扒着栏杆,吹着迎面而来的湿润咸味海风,抬头看着自由自在飞翔的海鸥。

  正午的太阳光有些刺眼,他眯着睡凤眼往前远眺,面前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又举起挂在脖子上的鎏金望远镜往远处瞧,隐隐瞧见了在喷水的鲸鱼。

  胤俄不禁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静静感受着这与京城完全不一样的美好风光,对于自己第一次的海外之行充满了期待。

  第60章 第 60 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