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 第102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尽管这个朝代落后,贫穷,封建,他还想用自己的能力,让它变得更好一些。

  第98章 出海

  三本启蒙书的内容确定后,由内务府负责刻板印刷成册,初印五千册免费发放到第一批实验小学的学生的手中。后续还会印更多免费发给全国各地启蒙小学。

  要知道这个时代,书可是个金贵的东西,因为印刷技术的落后,民间的书籍大多是手抄本,一本普通的书,价格在二百文到三百文之间。带插画的书籍更贵,一本大约能卖到五百文,朝廷竟然免费发给普通学子三本书,可见是下了大本钱。

  第一所实验小学很快就落地建成,就在上京附近的古安县,学校的教室用的是前朝废弃的城卫所改造。原来这里一直堆放杂物,如今清理出来,换了门窗,请木工钉了桌椅板凳,摇身一变成了五间教室。

  学校还聘请了十位夫子和一位校长,这几位夫子都是县令经过精挑细选找的,大多是脾气好,学问扎实的读书人,能够尽职尽责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

  很快学校开始向全县招生,家中有不满十四岁的孩童,无论男女皆可报名。

  县城里百姓们听闻新开了家学府,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分文不取,一开始还不信。后来县令亲自出面,昭告百姓此事属实。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百姓们纷纷拉着自家的孩子前去报名,过去有多少人想学都没机会呢!还有几个女娃子也试着去报了名,学校一并记上了名字。

  爹娘不图他们有多少大的出息,能写出自己名字,数清楚家中养了几只鸭、几头羊就够了。

  如今还是报名阶段,全县内竟然来了三百多个孩子,教室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县令又派人在旁边临时加盖了五间砖瓦房,外加一间教室休息的办公室,这样一所简单的小学就算是建成了。

  开学这天,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穿着新衣服,肩膀背着小布包,包里装着的是学府给发的书本,满脸笑容的朝学校走来。

  几位夫子们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忍不感慨:“想当年我们求学时,不光要带着束脩,还要三跪九拜求着夫子学学文,如今这些孩子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啊!”

  另一个夫子从袖子里拿出教科书道:“可不是,朝廷竟然还免费送书本,书上的内容写的真好,听说这上面的画都是找大画家画的。”

  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他高声道:“开民智,顺民意,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