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第16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明荞倒是没打听过顾言的功课如何,不过当初给大嫂压床的时候,大嫂说过,顾言是很聪慧的,而且太傅家的公子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十三岁乡试,已是极其难得的了。

  燕明烨比顾言大五岁,今年也是考乡试。

  在越朝,科举是很好也很艰难的出路。别看燕明烨今年十八岁,年纪也不大,那是因为世家子弟,不愁读书。

  买书几两银子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笔墨纸砚更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吃喝又跟得上,那一天到晚只有读书这一件事需要他上心了。

  这样的人,功课上只要认真学,都差不了太多。

  但其实有的是年纪一大把,还一直考秀才、考举人的,那些人都是自己抄书,顺便赚些银子补贴家用。

  抄书自然不比看的省时间,若是让燕明荞选,她当然选看书。看书简重得当,而抄书,则要把一本书全抄了,其实也会浪费时间。

  燕明荞这几年下来也买过一千多本书了,这些换成银子,就有好几千两了,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寒门农家供出一个读书人,是真的不容易。

  燕明荞也只是明白其中的差别,然后让燕国公府的弟弟们读书轻松一些。但是,用不用功、上不上进,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又不是小毛驴,哪儿还用人舞着皮鞭逼着学,他们自己得明白,若是一直不用功,一直不上进,等着家里的银子败光,那日后他们的子孙就得抄书读书,也可能读不起书。

  燕明荞觉得削爵并不代表燕国公府走向没落,子孙们不读书,贪玩享乐,那才意味着燕国公府走向陌路。

  所以,还是要好好读书,看大哥考中,二哥也上进,弟弟们功课认真,虽然也贪玩,可心思在正道上,燕国公府这是在走上坡路。

  燕明荞就觉得,赚银子也不白赚。

  两人下山之后又去街上逛了逛,自然少不了花银子,等燕明荞回到燕国公府,已经是傍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