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第23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暖湿润的地方,顾念想了一圈,悲哀地发现,恐怕种植甘蔗的地方,不是在镇东军的地盘,就是在镇南军和安平军的地盘上。

  顾念忍不住长叹口气,这么看来,北地如果没有甜菜,他就只能考虑去南边的镇南军买甘蔗,或者试着用番薯做糖了。

  “怎么了?”年深拿着封书信,刚走进院门,就听到顾念长吁短叹。

  “失策了。”顾念把他们现在很可能没有制糖原料的问题跟年深解释了下。

  “既然如此,我们就去‘要’一块能种甘蔗的地回来。”年深把手上那封书信递给顾念。

  纸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顾念满脸问号的拆开,发现那是一封密探送过来的情报,大致意思就是平州、蓟州、幽州、沧州几地都护府最近在调动兵马,似乎准备动兵。

  “难道他们的目标是渝关?”

  年深点了点头,“我猜吕青是听说了镇北军这边方家三兄弟已灭其二的事情,有些坐不住了,打算趁着现在咱们还不够强大的时候直接掐死。”

  “你打算怎么办?”

  年深眉峰微动,看向南边平州的方向,“先发制人。”

  作者有话说:

  顾念:我总算知道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3╰)╭

  备注:1、关于海鹘船的记载,始见于唐代李荃《太白阴经·水战具篇》中提到的:“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其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战船之制”。

  综合唐代、宋代、明代关于海鹘船的记载可以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海鹘船的外形、大小和推进方式具有多种形式。比如唐代海鹘船两舷处设有浮板,起到稳定船体的作用。宋代海鹘船每侧浮板四到六具,而到明代时已经简化为一具。

  第197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