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她所知的国人弹奏的音乐史中,并没有一个人在那个年代就使用过瓜达尼尼啊?

  好似看出晓晓眼中的疑问,格拉齐拿着手帕慢慢的擦拭这这把古老的琴,看着他宝贝的学生,他终于还是完成了女子曾经的愿望,找到了能让它发出天籁之声的演奏者。

  “这个故事还要从1930年开始说起,年仅15岁的小女孩从青岛坐船远渡重洋来到柏林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她遇到一位年轻的钢琴才子,可是在那战争疑云密布的年代,平静的生活又能有几时,全国征兵令凡是年满20岁身心无障碍的男子都被征召入伍,在离开柏林走上前线的那一夜,他将家族中珍藏的那把瓜达尼尼作为订婚之物送予了女子……”

  似乎之后的更为沉痛吧!原本坐着格拉齐停顿口中的叙述,站起身来看向墓碑上另一张男子的照片,典型的日耳曼人的面孔,从黑白的照片上看都能想象曾经的金发碧眼……

  “那个时候走上战场的男人又有几个能够回来,他努力的在前线活了下来却被送进了冰天雪地的战俘营……女子没有听他的话在柏林一等就是5年,战争结束了他却还是没有回来,她既然而然走上了寻找他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这把琴会流落到我父亲的手中,也因为这把琴我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

  “那最后呢?老师,她找到了她的丈夫吗?”这个墓里葬的不会是衣冠冢吧!

  “上天的眷顾啊!再一个五年他们一同回到了柏林,然而物是人非的柏林在一片废墟之中日以继夜的重建中……最好的年华耽误在战争之中,后来他们来到纽约在此定居,1992年我根据父亲留下的遗嘱和线索找到了他们……他们很幸福的相拥而去,在他们弥留之际我用这把琴演奏了门德尔松的《歌之翼》——他们的定情之曲。”再次拉起那曾经的曲调,他还能想到那对恋人相视而笑,紧紧牵系的双手,平静的面容没有遗憾离去。

  “老师,他们一起经历了战争,最终却还是能团聚幸福的在一起走过剩余的人生,半生坎坷,半生福。”

  “是啊,人生因缘聚散,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莫要去强求,晓晓,你要明白珍惜眼前人啊!”莫要像老师这般活了大半辈子,却也悔了大半辈子。

  淡淡的笑容之下,晓晓看着那照片上的女孩,笑的是那般的恬静,曾经的她那般的境遇里都不忘去追求音乐上的真理,原来这才是情感的真谛。

  “老师,你就不要再为我担心了,明天我就去学校报道。”想通明白的晓晓,虽然对于那段她暂时还是无法放下,可她还有音乐啊!她还有关心的家人、朋友。

  懂事的让人揪心的孩子,轻轻抚摸了下晓晓的头顶,情伤那是那么容易就能走出来的啊!格拉齐从包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晓晓的手中。

  “老师,这是?”钥匙?

  “这是你妈妈离开前让我转交给你的,房子就在学校附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