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 第1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韦氏年轻时做过太平公主的侍读,沾公主的光,授业恩师乃是大名鼎鼎的儒将裴行俭,几卷裴氏自创的兵法并阴阳历法,常在掌中翻阅,虽无甚心得,到底对朝廷的制度十分熟悉,因好奇地问。

  “北衙将军出镇边关,禁中的职务,难道不曾命他卸了么?虽是姓武的,圣人向来多疑,对儿女尚且着意刺探,何况依附来的亲戚?”

  李仙蕙捋了捋瑟瑟的鬓发,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有些不好回答,阿娘只当降服了两个丫头,说话便没遮拦,可见当初灭族大亏,还没吃痛。

  “若是别人,自然立时卸任,几位御史还得谏言警告,在外领兵时不得与京中旧部联络,但武家又两说,这才可见圣人着实宠信啊!”

  话头转回来道。

  “武攸暨原本平平无奇,自做了太平公主的驸马,也很风光,年初才迁了司礼卿。独武攸止年纪最小,偏死的最早,去时骊珠才两岁。”

  韦氏尚在恍然,唏嘘道,“是个苦命的孩子,那她阿娘呢,是哪家的?”

  “武攸止是圣人登基后亲自指婚的,就指了圣人的母亲,孝明高皇后杨家,原是亲上做亲,两边都满意,偏她前年也去了,所以骊珠无依无靠。圣人原说接进宫,后来瞧她实在太小,执掌不了宫苑,便养在梁王府,大了才接进去。”

  韦氏听了一呆,抬眼瞧她。

  李仙蕙泰然自若,摇着羽扇微笑,一举一动都有帝王家的风范,不像太平那时候,横冲直撞,只等别人来替她描补。

  她说话也习惯了谨慎,明明武攸止与武攸暨才是二房的兄弟,武攸止死了,于情于理,都当是自家兄弟接手教养骊珠,结果反而搁在四房的武三思家,内里缘故,武攸宁、武攸宜等阖家出京自是不便,连武攸暨也不出面,只能是太平这位婶婶不乐意招揽夫家的麻烦事。

  韦武李杨彼此联络有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就那么三五家人,谁的婚事琴瑟和谐,谁与谁只是表面夫妻,三言两语便明明白白。韦氏从前在宫里,很擅长打这种机锋,多年手艺荒废,这一下便有种昨日重现之感,明白了方才的疏漏。

  她脸上一红,接过李仙蕙的扇子替她扇风。

  “好孩子,真难为你,这些年,宫里人都当你的爷娘再也不回来了罢?”

  李仙蕙握紧了拳头,心里湿哒哒的,很想放声大哭一场,可又不想爷娘在多年以后再为她担不必要的心,只定定道,“没有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