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第82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倘若时间可以重叠,两个少年的身影,也将重叠。

  休息一夜,次日便是诗赋场了,这一次的主考官博览群书,出题更是引经据典,不光考校学子对于诗赋的了解,甚至直接一题只有一句诗,并让考生以此为题。

  此题一出,考场之上,哀鸿遍野。

  千人千思,这道题的主观性太强了,一时间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切题而入。

  而徐瑾瑜亦在沉思这道题,这题其实并不难,尤其是对于徐瑾瑜这种曾经经历过十几年应试教育的现代人来讲,并不一道难题。

  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剖析出题人的用意。

  而这一题所用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大盛的问话有多处与徐瑾瑜所处的时代的古代重合,而这首《行路难》一出,徐瑾瑜都不由摇头,这出题人在诗赋之上还真会为难人。

  这句诗,前者讲姜太公日十岁独坐钓鱼台,后被周文王启用,助周灭商;后者讲伊尹曾梦到自己乘舟在日月旁畅游,最终果然被商汤授予国政,并助商灭夏。

  现在再回头看其用意,有两层可以理解,一层,是李太白赐金放还后,仍当初受二者的激励下的不懈追求与期待。

  不过,这对于现在还未曾入仕的学子来说,要他们写这样的诗,只怕是有些无病呻吟了。

  所以,徐瑾瑜并不考虑这层用意。

  那么,就应该是第二层了,姜太公助周灭商,伊尹助商灭夏!

  大盛虽然随着三代帝王的精心治理,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最南方的越国却是一直虎视眈眈。

  先帝曾屡次南征,更多次将南方的边防线拓宽,但即使如此,越国虽然表面臣服,可却一直与大盛有边境上摩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