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我们和云想涛团队合作的蜜月期很短,不到三个月,分歧就初现端倪。

  以前我只知道互联网公司的kpi之一就是流量,包括合作签约达成那天,云想涛带着团队跟我们部门聚餐,席间直白地说,“我们选择跟新北传媒合作,就是看中你们的品牌好,质量高,流量好。我们现在扶持优质作品,所以在协议框架之外,还给各位老师们争取了额外的流量补贴。”

  这话没毛病。做内容没人不在乎阅读量传播量影响力。一席话说得我们部门每个人都眉开眼笑,部门主任老钱——钱大有连着提了三杯白的。

  但后来我们才慢慢咂摸出个味儿来。这番话,我们部门的理解重点放在了“内容质量高”上,而云想涛他们部门的理解放在了“流量好”上。

  多好的流量叫做“流量好”?这东西没数。简言之,云想涛那边希望我们篇篇报道都是爆款,如果做不到篇篇报道成爆款,那最好能做到篇篇包装成爆款。

  第一个炸的是小葵。有天两班编辑还没到交班的时候,大家都在闲聊,一记者突然旋风般冲进办公室,“汤小葵你怎么回事?”

  小葵不明所以,“我怎么啦?”

  “你没事改我标题干嘛啊?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当事人电话打来对我一通大骂,还要告我侵害名誉权。”

  小葵皱着眉头打开网站,只见原标题早在不知什么时候被替换掉,报道中所有的吸睛细节被浓缩成几个极具噱头的词汇,提炼出来挂在标题上,后面明明白白缀着一个hot的标签。

  于是小葵就炸了。

  电话敲到云想涛手下的编辑那里,小葵连寒暄都免了,上来就单刀直入:“你们改标题怎么都不跟我们商量一下?你看看你们改的是什么标题?”

  对方编辑很客气:“汤老师,我们只是把新闻点提炼出来,原标题没有爆点,数据很不好呢。”

  这不就相当于指着小葵鼻子骂她功夫不到位嘛,小葵就怒了,电话里吼,“你这标题倒是够爆款的,现在当事人找我们兴师问罪来了,要不我把你电话号码给当事人,你来解释?”

  双方从电话里转移到工作对接群中,掰扯半天,最后以对方道歉,并把标题改回来而告终。云想涛围观了整个过程,只在最后不痛不痒总结了句,“虽然我们懂流量,但汤老师懂业务,这次就以汤老师的专业为准。”

  夹枪带棒、不软不硬地把小葵给怼了,小葵讪讪的,也就偃旗息鼓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