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2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诚意满满的黄大牙,给了农技站每斤辣椒二分钱的返利,比各村的收菜代理人都高一分。

  农技站小院巷子深,平时不怎么有人来。但农技站隔壁是收粮的粮所。八十年代,正是粮所最有权、最火热的时候,平日里,粮所大院子的人来人往,更别提交公粮的时候,日日人头攒动,从天蒙蒙亮到天黑沉沉,每天队伍至少要排五里地。

  魏檗让苗有发搬了块大黑板,写上“收辣椒每斤1角”几个大字,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箭头,指了下农技站往左走,把黑板并排摆在粮所“收陈粮每斤5分”的大牌子旁边。

  虽说是蹭粮所的“流量”,但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一点儿也不突兀。

  很快,魏檗农技站的小院里也人头攒动了。

  她收了黄大牙两分钱的返利,自己和站里一分没留,都贴给了辣椒种植户。而黄大牙在村里找的代理人,像吕家丰,把黄大牙给的返利都自己留下了。这样一来,农技站收的辣椒,比各村里收的,高了两分钱。

  魏檗以四十年后的眼光和态度考虑,她认为,各村离农技站都挺远,农村并不是家家户户有自行车,需要纯靠人力拉车或者背着篮子来卖。如果不把价格定高一些,村里代理人不收,可能就会宁愿烂在地里,也不见得费力气上镇里来。

  毕竟以她自己的性格,她肯定不会为了每斤贵两分钱费劲吧啦。

  但她万万没想到,八十年代,人工不值钱,钱值钱!

  粮所收粮都经常打白条,农技站收辣椒结现钱!

  这个消息一出,离镇上最远的山弯村,有人半夜就拉着地板车上城!

  黑板摆出去的第四天,农技站小院里已经人挨人,人挤人,连下脚的地方几乎没有了。

  时代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眼光和眼界的进步,也有可能是跟当下的脱节啊。

  魏檗瘫坐在办公室椅子上,揉揉眉心,刚刚好说歹说,终于让后面排队的人陆续散去。

  她让苗有发把粮所的黑板搬回来,把“辣椒每斤一“角”擦掉,改成“辣椒每斤八分一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