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1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哥:看个瑞鹤图罢了,不必借别人光。  幼鳞:九哥看起来似有不臣之心~  关于九哥吃鱼的,借鉴于从前看清人笔记见过的典故,非常震撼。  德宗之初亲政也,内务府大臣立山新署户部侍郎,因皇上畏冷,造一片玻璃窗,装于殿门。太后闻之大怒,召而告之曰:“文宗晚年患咳嗽,亦极畏冷,遇着引见时,以貂皮煨在膝上,何等耐苦!皇上年少,何至怕冷如此?况祖宗体制极严,若于殿廷上装起玻璃窗,成何样子!汝谄事皇上,胆大妄为。汝今为廷臣(谓署侍郎),非奴才可比(内务府谓为世仆),我不能打汝。然违背祖制,汝自问该得何罪?”渠乃磕头如捣蒜,求恕死罪。后将玻璃窗撤去,而事始寝。  德宗就是光绪帝,亲政的时候不过十三岁,放在今天就是小学生才毕业,还在生长发育期,畏冷明显就是身体不好,房里安装一个玻璃窗都能上纲上线到违背祖制的程度,慈禧太后对光绪的掌管和控制简直令人窒息。  更无语的是慈禧本人穷奢其欲,我看过有短视频展示慈禧用过的一把象牙扇子,精美绝伦到完全颠覆我对古代奢侈品的认知。

  第28章 事发

  春日春暖, 桃李烂漫,夭夭灼灼,京里士女风行远游踏春, 文会宴会更是络绎不绝。

  许莼因着被李梅崖当面嘲讽过, 索性也不出去交际, 与盛长洲将京里的生意重新盘了盘,又备办齐全给外公的礼, 便送走了盛长洲,竹枝坊瞬间又静了下来,春日竹枝翠色可爱, 许莼索性抹了几笔翠竹雏鸭, 悄悄做成了厚帖书签, 又让工匠镶上了金镂边, 制成了一对儿书签,放入书桌上的剔红书匣内,这却是要送给九哥的功课。

  眼看已将到春闱之期, 谢翊果然一去就十分忙碌,许莼心中虽然想念九哥,却也认认真真看了几篇九哥给的书, 难得的是这位卓吾先生的书果然十分合他脾性,且又有九哥的批注, 倒也看得懂,因此日子倒也不十分难过, 他甚至还将看不懂的地方写了下来让秋湖送去灯草胡同, 果然第二日必然六顺便会亲自送了匣子来, 里头有九哥细细写下的释义。

  国子监那边过了年重新开了课, 他也和其他高门子弟一般不怎的去, 只让书童去替他点卯签到,外人看着他和从前倒是一般荒疏放纵。

  国公府里,太夫人却开始惦记起许莼的房里事来,这日却召了之前安排去许莼身边伺候的两个丫头来问话:“年都过完了,眼见着国子监又开学了,你们现在竟然是连一次都没侍奉过世子?”

  迟梅和早兰站在地下,低着头都不说话。

  太夫人看之前两个丫鬟明明是自己看着调教好的,恼怒道:“早兰!你先说说,你如今在世子房里担甚么差使?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世子身边原来的丫头,哪个不服的你们和我说,我替你们罚了。又或者是二太太不许你们服侍世子?”

  早兰站了出来,低声道:“回太夫人,并不曾有什么人作梗。我和迟梅妹妹到了世子身边,世子待我们也挺和气,问了我们两人,知道我擅长沏茶,迟梅擅长制香,便派了我们两人差事一人掌茶,一人掌香。世子身边原来的两位姐姐,青金掌着月银和内务,银朱掌着针线。对我们也很亲切,并无藏私之处。至于二夫人,也只把我们和青金银朱一般看待,并无分别。”

  太夫人道:“那你们天天忙什么?伺候世子不尽心?”

  早兰道:“世子说让我尝试窖茶叶,说要梅花香的,说太夫人最喜欢梅花香,让我趁着如今梅花盛开的时候赶紧调试,多试试几种花香,到时候给太夫人多尝尝别的味道,说太夫人一定喜欢的。”

  太夫人面容微微缓了缓:“世子虽说贪玩惫懒了些,但在这孝心上确实是一等一的。”

  迟梅道:“世子让我调试古书上说的振灵香,说是和别家公子约好了开春后就要斗香,务必要让我调出来,到时候若是能斗香赢了,必要重重赏我。”

  太夫人:“我是让你们是侍奉世子枕席的,不是让你们管这些旁枝末节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