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5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梦桢笑道:“从前读书人们都说,做京官如居危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如今能奉诏出京,奉旨招摇风流,自然是快哉也。庙堂和江湖,相辅相成,在江湖之时,亦为分庙堂之忧。”

  许莼正襟危坐,问道:“先生觉得我如今当如何做才能入朝分庙堂之忧呢?”

  沈梦桢敛了笑容,看他道:“你不要急。在海事学堂这里好好沉下心来学上几年,厚积薄发。有武英侯在这里带兵训兵,又有布政使雷鸣和夏纨协助,如此铺垫积累,不下数年,这里海军必大成,届时自然是要出战。”

  “清海疆,荡夷寇,征南洋,复失地,都是可垂青史的功劳,你本就是功勋大臣子弟,有了海上军功,又有经营之才,到时凭军功世职入朝,应可直入六部,公侯之位亦唾手可得。”

  原来这就是九哥为自己铺的通天锦绣大道。许莼眉目平静:“我若是现在就想入朝呢?应走何路?”

  沈梦桢诧异:“朝廷多少人盯着这里垂涎不得入,我听说如今各地地方官也都揣测上意,踊跃为之。现听说已有江南水师学堂、津州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都在兴建筹办,这是一股东风。你外祖父这边根基又已打好,何必反而要捡那更难走的路呢?”

  许莼抬眼去看沈梦桢:“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清白人会算糊涂帐。先生就当我犯糊涂了吧。”

  沈梦桢沉默了一会儿道:“你擅经营之才,若是要弃了这边,也可从监生入朝,每年春闱后,国子监有大考,你可入考,若能考过,便会授官,我可居中转圜,替你谋去户部,但品级可就低了,兴许要蹉跎许多年,行的可能也是那些案头琐事,十分枯燥,可能多年也不得寸功,庸庸碌碌,却又战战兢兢,京里人事之复杂,与地方迥异。”

  “你可想好了?这里有武英侯、雷鸣、夏纨三座大山罩着你,又有盛家全力襄助,龙从风行,直上九天,回去路可好走许多,你还如此年轻,何必急着回京城那地,一不小心便被磋磨了,官场羁绊,一言难尽其中辛酸啊。”

  许莼问沈梦桢:“我闻说武英侯,十多岁便领兵出战,雷大人则亲自领兵在闽州剿匪,便是夏纨太监,自幼获罪入宫,却也曾做过数年的随军监军,调度粮草,领过兵,打过仗。”

  沈梦桢微抬眉毛:“你倒是清楚。”

  许莼道:“先生,疾风知劲草,便是先生您出身世族,才学惊人,也在翰林院、礼部磨砺辗转多年。”

  沈梦桢道:“要不是李梅崖那老夫子,老子现还在翰林院好好混着日子。”

  许莼道:“但先生其实也感激李大人吧。虽则路不同,他确实是可惜先生一身才华浪费在声色酒乐中吧。顺情遂志,不图将来,不追既往,这样的日子,看似风雅之极,却又于国于民毫无作为,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总得带来些什么吧。”

  沈梦桢将折扇款款展开:“思远是想自己历一番砥砺锻炼,宁愿投身于宦海浮沉,世俗名利中?哪怕可能会同流合污,变得面目可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