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海的百货商店与其他城市的商店比起来,更像是个大型批发市场,里头的东西便宜得不得了,还能砍价。

  路昭一边跟着宋悦逛,一边说:“这儿也太大了,上下四五层,我就随便买双鞋,正事要紧。”

  “我这不是脑子里正在想,有什么朋友帮得上忙嘛。”宋悦白了他一眼,“你看看衣服看看鞋,别打断我的思路。等我想好找谁,待会儿咱们就直接杀过去。”

  路昭只能闭上了嘴——毕竟宋悦在宁海发展了八、九年,背后靠着海州商会,在本地人脉广得不得了,他要尽快把事办成,只能靠宋悦的关系网,不然自己得走不少弯路。

  宋悦一边走一边想着,他就一边走一边乱看,发现这个商店,不,严格来说应该是商城,里头不像其他商店一样是分货架陈列,而是开着许许多多小店铺、小摊子,小店主们各管一摊。

  路昭也来过宁海不少次了,宁海的轻工业发展迅猛,因此批发市场也遍地开花,前几年他来的时候,走几步就能看见一个菜市场似的批发市场,搭着简陋的棚子,里头的衣服鞋子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不少外地小老板都在里头进货。

  不过,这几年宁海本地的老板们陆陆续续发家了,消费水平提高了,这种批发市场式的高档商场也就应运而生。

  路昭一边看,一边感慨。

  他还记得自己刚上大学的那一年,母亲拿了九块七毛五分钱给他,送他去首都读书,而他来到首都后,发现买一个二手的热水瓶,都要五元钱。

  那时候首都的高等技术工人一个月不过八十元的工资,中层白领一百元出头。路昭找的头几份兼职,一天只能赚五六毛。

  是侥幸遇见了方先生,做了育儿师,他的温饱问题才一下子解决了,后来还攒下了不少钱,在首都买了一栋小房子,和宋悦合伙开始做生意。

  到现在,十来年过去了,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两三年,几乎每年增速都超过百分之三十。

  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是他上大学那一年的九倍,现在别说在首都、宁海这种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算在普通县城,刚入职的职工,也能拿到一百七八十元的工资。

  路昭又想起三年前刚到左安县时,碰上老张被收保护费,那时他开店一个月挣五六十元。而左安县的煤矿厂开起来之后,他的店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他还在煤矿厂干一份清洁工的活,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

  所以,老张每次碰见他,都会同他说,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只要把康娃子送上了大学,他这一辈子也算是劳有所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