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左汉早就开始打量这幅画,头也不抬地道:“这就是《万壑松风图》,原图长什么样,之前已经给你们看过了。在分析‘大画师’的临摹作品之前,我先简单讲讲原作吧。”

  卢克摆出一个请的手势。李妤非很机灵地把早已买好的《万壑松风图》原大复制品找出,并排放在“大画师”的作品边。

  “《万壑松风图》是宋代画家李唐所作,和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并称宋画三大精品。李唐是一位爱国主义画家,又生活在朝廷羸弱屈辱的年代,可想而知,他有多热血就有多郁闷。这张画作于宣和六年,也就是1124年,当初已经是北宋历史上最屈辱悲壮的岁月了,本来以爹自居的朝廷,反过来要做北方敌人的孙子。就在这幅画完成三年后,靖康之难发生,北宋灭亡。”

  “等等,”李妤非道,“不是讲画吗,怎么都上成历史课了?”

  “又着急了,学学你们卢队长。”左汉笑道,“考考各位,北<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宋朝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李妤非道。

  “这是整个国家的特点,我问的是朝廷。”

  “皇帝都多才多艺,不务正业?”张雷半开玩笑,但他觉得这个玩笑和本案非常相关,毕竟宋徽宗本人也是著名画家。

  “这是一个特点,但更深层的特征是文人在朝廷里的地位被空前抬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文人就一直碾压武将,我们都知道这样是不行的。当初宋朝的gdp占全世界的60%到80%,但一个国家再富庶,没有强大的国防依然很危险。北宋声色犬马,过一天是一天,文官治国,而文人普遍有点小资情调,不少人还软骨头。这样一来,在边防上自然步步退让,以求安生。”

  其实卢克也想让左汉快速进入正题,只是他知道自己的着急只会迎来左汉的嘲讽。

  “那我进入正题。”左汉仿佛会读心术,“刚才说过,李唐是一位爱国文人,他对当时的乌烟瘴气是十二分不满的。《万壑松风图》里最重要的意象就是青松,而青松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坚毅、高洁、坚贞不移,可以象征军人、革命英雄等等。比如我的偶像陈毅元帅就有一首诗曰:‘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那你们想想,李唐在这幅画里一口气画了那么多松树,他想说明什么?他怒其不争,希望宋朝的文官们都能挺直腰杆去抗击外辱啊!你们再看这山石,之前的《富春山居图》和《早春图》,画家采用的皴法都是相对柔软的长线条,而这张里面,几乎都是短而刚劲的刮铁皴、马牙皴。笔法不同,用意不同。李唐既没有欣赏富春山的逸兴,也没有研究早春美景的雅致,他要表达一种坚贞的态度、咬定青山的力度。所以你看他在画山,其实他在寄托自己的爱国精神,这幅画早就超越自然界的形态了。”

  卢克终于嚼出点味儿来,忍不住点头:“所以,‘大画师’选《万壑松风图》来临摹,是想表达对胡求之这个文人中的败类的厌恶和痛恨?”

  “文人中的败类可以简称斯文败类。”左汉不忘损卢克一嘴,“我不清楚‘大画师’是从一开始就盯上了胡求之,还是在作案过程中查出胡求之的恶行后临时起意杀他——毕竟《万壑松风图》是从最开始便选好要画的——不过卢队长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想必‘大画师’也觉得把这幅画套在胡求之头上再适合不过。”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纵188.7cm,横139.8cm)

  众人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