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害怕。”他把手放在苏骆后背上,用脸颊蹭了蹭苏骆的侧脸,温柔道,“有我在,什么都不用怕。”开玩笑地说,“算命的给我看过,说我身体里有韩信将军的一缕残魂,专治这个世界的坏东西。”

  苏骆心情好了一点,朝他笑起来。

  韩枞有少许失神,趁勇哥没看见,亲了下苏骆的嘴唇,问了个不合时宜的问题:“还疼吗?”

  苏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问的是什么,脸立刻就烧了起来。恐惧,不安,忐忑,也被短暂地烧掉了。

  韩枞的房子是一套四居室,面积很大,格局合理,设计方面是苏骆很喜欢的轻简风格。

  他们在客厅沙发上坐下来,勇哥神色谨慎地环视四周,抬手让韩枞稍等片刻,从自己带来的双肩包里拿出一台小型机器,面色严肃地在房子里扫来扫去。

  无所事事地呆坐了一会儿,苏骆对韩枞做了个“我去烧水”的手势,然后轻手轻脚地将厨房门拉上,从橱柜里找出烧水壶,慢慢冲洗起来。

  不知是不是受勇哥那句“你不应该骗他”的手语影响,在等待水烧开的时间里,苏骆手扶着流理台,忽而想起了一桩多年前的往事。

  可能是因为韩枞在身边,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这天出现在苏骆回忆里的景象,并不完全是不美好的。(甚至有他过去午夜惊醒时,努力而又刻意地想要留住的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

  回忆事件也需要讲究时间顺序,与发展逻辑——在想起十三岁那年遇到的两个很好的同学之前,苏骆先想到的是条件不太好,但关系融洽,幸福安定的原生家庭。

  苏骆的妈妈是乡下女人,生性安静,内敛温柔,唯一出格的爱好是唱戏。苏骆的外婆十分疼爱女儿,无视流言蜚语,花掉自己半生积蓄,将女儿送去县城的一个戏班子学习戏曲。成为“台柱“的第三年,苏骆妈妈遇到了苏骆的爸爸,恋爱不到一年,两人便领证结了婚。

  婚后的第四个月,苏骆妈妈有了身孕,再加上那时几乎没有人去戏院里听曲儿了,苏骆妈妈就辞了工作,在家安心养胎,而戏班班主为了生存,接纳了好友建议,将戏班子进行“改革”,更名为“红日演出团”,领着班子里的人从戏院里走出去,专接红白喜事的活儿。

  七岁那年秋天,苏骆爸爸在工地上出了事,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苏骆妈妈便去求原班主也就是现任演出团团长,让她重新回去工作。

  团长看苏妈妈的确可怜,便破例再聘。

  不知是耳濡目染,还是真的有天赋,苏骆五年级时,便能轻轻松松地唱出《思凡》、《贵妃醉酒》等经典名曲,起先,苏骆是很为自己感到骄傲的,甚至在夜晚辗转反侧时,设想自己将来能够成为戏曲大家,憧憬那一天快快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