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维安摇首:“也杳无音讯。”

  章玉碗:“你是担心他们步了温祖庭的后尘?”

  “是,陛下与臣,都有此猜测。”谢维安叹道,“先时因听说洛阳染疫,一切往来信件,臣皆再三小心,并未直接接触,之前的信件也是阅后即焚,但苏觅他们身在洛阳,即便再小心谨慎,本身也很难保证绝对安全无虞。”

  章玉碗蹙眉:“我记得他们出发前,是带了一百护卫的。”

  但对方真要发难的话,这点人想对付也很容易。

  只是陆惟一直没有消息传过来,此事未免更为蹊跷。

  难道他与苏觅不和,又或者不赞同他写信给谢维安?

  可真要那样,他自己也能上疏急报,直接传递给皇帝。

  此时此刻,章玉碗忽然能理解皇帝和谢维安为何急匆匆将她喊过来的原因:想要查清洛阳的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可能比她之前秦州或梁州遇到的局面,都要更为艰难。

  那些人固然不会明目张胆造反,像方良何忡那样直接打出旗号,可也不妨碍他们利用灾民或疫病去达成目的,他们在洛州本地经营数代,自然不是苏觅他们这样去几天随便查一下就能轻易连根挖出来的,如今的皇帝与他们不同心,甚至还想压制他们,那他们会不会反过来,也想拖皇帝的后腿?

  南朝那边的世家门户之见,比北朝更为根深蒂固,而两边世家也多同出一源。比如南崔和北崔,究其根源,把族谱拿出来一对,肯定是同一个祖宗。

  如此一来,南朝来使会否也成为他们心思浮动的一个契机?

  她想到的这一层,皇帝和谢维安自然也想到了。

  皇帝冷冷道:“他们必是记恨赵群玉一事,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赵群玉,这是要合起伙来,跟天子与朝廷作对呢!”

  真要说起来,世家还真不必怵皇权,相反天子往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如今甚至还不是大一统的皇权,而世家往往人多势众,世代相替,每一家存在的时间,比立国还要久得多,很多还能追溯到前代,甚至前两代的王朝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