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饭后休息了片刻,林洵才开始启程。他差人驾了两驾马车,带着方砚知和沈舒年往白桐书院的方向去了。

  白桐书院和林府一个地处镇南一个地处镇北。林府在长安镇上颇为繁华的北边,地势平坦热闹非凡。而白桐书院的坐落地却在一座不高不低的山腰处,相比之下显得较为偏僻。

  虽然地处偏僻,却不至于荒无人烟。书院的性质让此处幽深寂静,溪水潺潺,鸟鸣声声。走得近了,还能听到书院之中通过山体回声而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

  白桐书院历史悠久,因院内正中有一棵参天白桐,拥有百年树龄而因此得名。白桐书院前几朝中出了一个有名的探花郎君,金榜题名之后荣归故里,感念曾经夜以继日的艰苦求学生涯,在自己当年住宿之地的墙壁之上亲笔提了“白桐书院”这几个字。

  当年院主得此墨宝,欣喜之至,专门找来了工匠将墙壁上的墨迹完完整整地拓了下来。现在院门之下的牌匾字样,便是这位探花郎的笔迹。

  探花求学故地的名头宣扬开来,白桐书院便更是各家书生趋之若鹜之地。书院之中不分年龄,不分阶级,不分高低贵贱,不管是高官之子还是布衣之子,凡是通过了入院考试,都能在书院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但这书院规矩颇多,除了教书先生和求学学子,再就是院内聘请的洒扫仆人照顾学生生活起居之外,旁人不得擅入。曾有贼人夜奔,不识好歹偷到了书院里,还没来得及看清院内情形就被人直接打了去。

  方砚知知道这种高等学府多多少少都有些奇怪的要求,所以才找到了林霜,让林洵带他们这种关系户进入书院之中。

  林洵不愧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从刚进书院开始,方砚知便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身后,左瞧右看,想要知道院内到底是怎样一番天地。这一路上不管是洒扫的仆从还是读书的学子,都争先恐后地朝林洵示意问候,此起彼伏的声音听得方砚知都有些耳鸣。

  林洵一本正经地迈着四方步,步子大而慢,慢抬快落之中颇有节奏感。方砚知看得新奇,尝试学了一下他的迈步方法,险些没当着人面来个平地摔,辛亏沈舒年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一只胳膊,把人从地上捞了起来。

  林洵没有注意到身后两个人的这些小动作,朝着路边打招呼的书生学子依次点头回礼。他们一行三人穿过层层叠叠的房屋院落,路径迷乱,方砚知看得头疼眼花。本来还有心认路,现在却发现已经忘了来时方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