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像是开了闸的洪水,想忍也忍不住,说起旱情露出端倪的时候就应该鼓动百姓种植抗旱的农作物,而不是继续种植洛州味道好,但是产量低,又比其他水稻娇气的洛州稻,像高粱、荞麦、红薯就是非常好的抗旱作物,哪怕不能有好收成,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能安住府城以及府城周边百姓的心。

  然后在局势眼看着要控制不住的时候走通府兵那边,一天天阴谋阴谋地斗个屁,斗得府城被一群流民集结起来的流民军大摇大摆地进了城门,数百年的繁华付之一炬。

  顾凛自小跟在他身边,读书后写的每篇策论都会拿给他批阅,知道自己林叔说的是对的,林叔虽然不是他们这些要科考的读书人,但是在策论这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民生这块。

  就像林叔说的,若是府城的知府,或者能够做决断的其他人,能够早些由雍州的旱情联想到自身,让春耕的百姓换钟抗旱的高粱、荞麦、红薯,府城的民心不会溃散得如此之快,要不是那位府城的知府和府城宣抚使司之间的争权夺利连城中百姓都有所耳闻,导致府城的文官与武官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共同协作,偌大的府城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被流民军占领。

  第112章

  然而他们一个是市井夫郎,一个是还不满十五岁的淮山书院学子,都做不了主,纵使有再多的话再多的法子,也是枉然。

  两人闷着头往前走,如同他们在石头山上说的那样,顺着这条废弃的官道的边上走。

  临近秋天,日头倒是比前些日子弱一点,但是风却越来越干燥,枯死的草木被卷得到处都是,漫天乱飞。

  第四天中午,特意避开那个可能有流民军盘踞的林真和顾凛站在能够看见村子,但实际离村子有小半日路程的高耸入云的石山小道上,望着村子里升起的炊烟:“那伙流民军果然在村子里住下了。”

  逃荒的难免为了避开他们,或是缺少食物,根本不可能在大白天临近饭点的时候燃起炊烟,生火做饭。

  林真一看到他们就想起那日他们屠戮难民的模样,厌恶得看一眼都嫌脏了自己的眼睛,同时也有些担心:“这儿离安远镇的距离已经不远了,要是这伙人突然袭击安远镇,镇上的那三十来个衙役根本不可能抵挡。”

  顾凛也想到了这层,道:“这些流民军没有远见,吃饱肚子能安稳当自己的小头领就满足,他们袭击安远镇的几率要看此地的粮食还有水够他们挥霍多长的时间,没了吃的没了喝的他们很快就会找新的地方驻扎。”

  几百人的吃喝不是小数目,只靠劫掠过往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的逃荒的难民维持不了多久。

  这伙流民军吃喝的大头估计还是这个看起来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他们杀光了村子里的人,自然也就霸占了村户的口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