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护国公坐直身子,对他道:“你仔细说说,让我也听听,她怎么就与一般的闺阁女子不同了?”

  老护国公倒是没有想苏容有多离经叛道,行事有多出格,他想到的是难道是苏容遗传了珍敏郡主,珍敏郡主当年,柔柔弱弱的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却是个做大事儿的人。

  “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她的想法,异于那些人,不是恨嫁的那种人。”周顾隐晦地道。

  老护国公听了个一知半解,见周顾不乐意细说,便也不逼问了,“不恨嫁倒也没关系,年纪的确还小些,她这才刚及笄,等二年也没关系,那你的想法呢?”

  周顾道:“我也不急呗。”

  老护国公点头,没听到周顾说不娶二字,心里明白了,周顾已不抗拒这门婚约了,他心里很欣慰,捋着胡须道:“你金秋就要下场了,既然如此,今年就以你科考为重,至于你的婚事儿,可以先让你母亲与苏家商议定下来,明年再说。”

  周顾捏了捏手指,终于还是问:“祖父,若我不想今年下场呢?”

  他本来还在纠结,但苏容既然说不急,他便也没什么可纠结的了,既然不必操持婚事儿,他便可以不急着下场,也不必留在京城,便可以去游历。反正她说不急。

  老护国公皱眉,“你今年不想下场?那你想做什么?”

  “我想外出游历,三年后再参加科考。”周顾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老护国公倒是意外地没有一口否决,而是皱着眉头问:“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周顾见有戏,立即坐正了身子,对老护国公道:“祖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还是想再科考入朝为官前,出去走走,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百态,才能知道百姓们需要什么,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民做主。”

  老护国公没说话。

  周顾看着他,“您不是从小就教导我,说护国公府是战场上保家卫国没错,但到了我这里,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长在军中,护国公府的门庭有多着人支撑,用不到我将来也上战场。您就是因为我父亲和叔伯们都从军,全部战死沙场时,您才发现,有时候,保家卫国,不一定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厮杀,逞匹夫之勇,反而遇到大魏强敌来犯境时,对方兵强马壮,国力强盛,真有战事,只能血洒沙场,反而不能救国。就像十六年前,大梁还不是靠珍敏郡主一己之力救了国?珍敏郡主只是一个柔弱女子,虽舍了自身毁了一生,但却以一人之力,让大魏签订了三十年不互犯和约。综合来说,还是大梁当年国力不行。一个国家若想国力强盛,岂能是区区武夫能改变?必须得是能文善武的辅政之臣,辅佐明主,兴百姓,利民生,让国富,才能兵强。将来有朝一日,大魏即使来犯,也奈何不了我泱泱大梁。”

  这一番话,周顾记得清楚,也正因为记得,所以,当年他才没死活反抗到底,听了祖父的,不再惦记从军,而是一心跟着太子和秦太傅学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