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确是努力帮扶了,甚至还深入车间,帮着燎原厂找问题,定制度,但问题是,79年和70年的社会环境是不一样的,70年的时候,大家的活动范围还很小,包括很多工厂也是这样,信息闭塞,交通并不便利,很多工厂大多是就近解决货源问题。

  夹具厂的东西又不差,机床配件本来需要的厂子就多,上门推销,人家觉得可以,自然就采用了。

  燎原厂原先是做纺织器械零配件的,还是个非常落后的小厂,79年的时候,交通更便利,很多大的零配件厂,可以南上北下供货,他们的产品不如人家,就算价格再低,也不会有人买。

  最终帮扶的效果就是,没啥效果。

  刘福生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在市局那里一推三二五,认为燎原厂从设备到技术,从工人到领导,完全没有翻身的可能,建议他们分流。

  郭培生就是因为气不过这个,才想办法转产锅炉要自救,后来就都知道了,许如意来了,没想到,居然将燎原厂带起来了,如今的燎原厂,别说肃南市了,就是南河省,也是响当当的存在。

  郭培生摇摇头:“如果我们没起来,不就是证明他说的是对的。如果我们起来了,不就证明他说的错的。”

  许如意这才明白,为什么他就是不愿意让燎原厂改造锅炉,甚至还拉着别人。

  “他这人,心高气傲,最要面子。原本是他们帮咱们,他还断定了咱们肯定起不来了,结果这才几年,改成了咱们合并他们,对他而言,就意味着说出的话被打了脸。还意味着,夹具厂不存在了,他这个厂长也没有了,这一辈子的努力,所获得的荣誉、地位,都化成了泡影,他的脸上挂不住,他不可能同意的。”

  许如意都无语了:“辉煌就是辉煌,过去的也是。总不能趴在上面不起来吧,总不能为了自己的所谓好看,不管厂子和职工的死活吧。再说,拖着就好看了?”

  不过她也说:“如果不行就算了,厂子很多,选择也很多,我就是想着咱们毕竟是肃南市出来的,张维局长对咱们也多有帮助,更愿意带动肃南市,其实放眼全省,合适的不少。”

  郭培生也是这个意思,点点头:“还是要找个配合的,你看薛厂长管理红星厂,是很成功的案例。”

  而与此同时,夹具厂家属院,方琴也正在劝刘福生:“你这是何苦呢,你瞧瞧红星厂,原先都成什么样了,合并后那工资奖金,全市都没有比他们高的,听说新建的楼房,最小都是两室的,只要结婚人人有份。”

  “许如意有本事,咱们合并了,日子肯定更好,你怎么就是不同意。”

  刘福生本来就不得劲,老婆还一直在长他人志气,听了直接将碗砰地一声放在了茶几上,“你闭嘴吧,你懂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