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丰应了一声:“好!”

  许如意倒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她还会面临两个国家的媒体宣传狂潮。

  夏国这边人民报的专访,直接将燎原机床厂参加国际机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床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这样一个工厂,居然不但能够在广交会上赚外汇,还能去外国赚他们的钱!

  这年头外汇异常重要,所以燎原厂这种跑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喝彩。

  他们厂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贺信、电话,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机床厂和其他厂子的来电,说是想要来参观学习,也想出去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许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关于国外展会的资料拿了出来,还让出国的同志各自写了一篇所见所想,汇在一起,如果来参观学习就当是课本了,如果不来,也会免费邮寄赠送,让大家看看,国外的展览是什么样。

  倒是得到了不少厂子的称赞。

  如果说人民报在大面积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是扬名,那么179家报刊刊登的那一篇《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则是真正的在基层范围内,引起了注意和共鸣。

  虽然在国外,数控机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实在基层很多人对于数控、数显还是陌生的。

  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数控和数显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设备,还带着显示器,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手工就挺好,这东西肯定又贵又难操作,没这个必要。

  而在这篇文章中,许如意就像是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数控和数显的定义区别入手,几乎是将这门技术揉碎了讲给大家,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操作有什么样的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许如意直接将改造的成本和利润完全算了出来给大家看,譬如一台立车装上两座数显,在国内的价格是7000元。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时,按着正常的工时价格来计算,一年可以多产生12000元的利润。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况且,不仅仅是多赚钱了,数显装置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减少辅助工时,这又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比之大家偶尔能接触到的专业期刊,这篇文章真的是太详细了,就像是各家的技术员和会计合在一起,跟你在这儿掰扯,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装上有啥好处,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发在了机床报这样的全国媒体上,其实效果不会特别好,一方面是常年订阅这些报纸的人员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另一方面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其实拿不到这些报刊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