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他们的公差则几乎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这只是一个零部件上的几个面,而一台机床是需要无数个零部件组成,试想一下,他们这样左右摇摆差距巨大的“公差”和米勒兄弟机床厂这样差距甚小的公差,组装出的机床精度能够一样吗?

  而且这种在公差范围内的,还是不错的机床厂,事实上,夏国很多零配件厂生产的产品差距之大,根本都不敢想象。可以说,抛却工艺材料装配,零配件公差大,其实是夏国机床的大问题。

  第二个测量的则是长崎机床厂的数控铣床生产的工件测量数据,虽然日本一直在强调,他们有着工匠精神,会将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到了几近完美,但是,跟德国的米勒兄弟机床厂的产品比,他们的机床还是差了一点。

  “+3,-6,+2,+7,-3……”

  数据报出来,不少人都议论:“虽然说日本机床这两年势头挺猛,实际上还是差点意思。”

  “他们走的就是物美价廉的路线吗?不过吹得厉害。其实主打一个性价比比较高。咱们一台普通大型曲裾磨床卖到4000美元,日本的卖十万美元,德国还要再翻一倍。东西还是德国的好,而且他们的肯定也用得住,可太贵了。”

  “可不是,谁不知道东西好啊,也得消费的起。你看美国这么财大气粗,日本机床也是占据了大片市场,说明大家都不傻。我说的那个大型曲剧磨床,就是针对美国轮船行业的,这个行业需要加工曲轴,用的不多,不过必须配备。我们厂本来想竞争,可惜啊,咱们是便宜,但质量不行,还是让日本拿走了。”

  “他们的人就跟我们的供销科科员说,但凡我们的精度再高一些,各方面数据再好一些,肯定会考虑我们的,能省太多钱了,可惜,我们不行。”

  “你这个例子,就生动的说明了,美国人也不傻,能省钱就省钱。如果我们真的能提高质量和精度,这生意未必抢不过日本,咱们材料人工都便宜啊。”

  说着,他们不由又看向了并排摆着的三台燎原一号,如果真的可以达到,那市场前景实在是太广阔了。

  就这时候,有人说:“苏联的开始了?”

  大家连忙闭了嘴,虽然苏联的设备有目共睹要差一些,但是也没人轻视,侧耳听着,毕竟说真的,燎原一号看着什么都好,但数据没出来,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

  这倒不是说燎原一号是样子货,而是机床这个行业,就是数据说话,再好看花架子没人会买账的。

  所以,大家都要仔细对比一下,燎原厂的数据,到底排在多少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