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13章 两章合一

  这篇报道足足用了整版,上面详细写出了事情的始末。

  不过报道方式,却是和原先的稿件完全不同,因为第一句就是:在1983年的深秋,市汽车一厂厂长白伟(化名),当着市机械局局长郝仁(化名)的面,一头撞向了居民楼。

  这个开头,几乎吸引了所有的人目光。

  这明明说的是行贿受贿案件,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可谁又不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呢?很多人直接付了钱,就忍不住拿着报纸看了起来,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并没有购买《法制日报》的想法,可是看到了别人看或者是这个头版故事,也忍不住扫了一眼。

  一眼就拔出不来了,最终掏钱买上了这一期。

  故事虽然是用了这么一个骇人听闻的导语,但讲述还是从头开始,那自然就是平静的汽车一厂突然接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电话——在没有任何通知下,在没有任何人征求意见的情况下,他们被通知,要合资了。

  随着故事的慢慢发展,老厂长屡次找到郝仁汇报都不曾得到解决,事情也慢慢起了变化,人们的情绪都随着波动起来。

  “这太不负责任了吧,明明是二厂,突然换了一厂,这根本不合适。原来效益的不好的二厂还是效益不好,可效益好的一厂却被合资了,他们产的小汽车自然也就不能生产了,这根本不合理。”

  “可不是。还说让二厂接了一厂的设备和订单,二厂如果有这个本事,就不会效益低下发不出工资了。这纯粹是胡闹,这个郝仁怎么做这样的决定?”

  “我看这个郝仁就是有问题,要不就是他能力不够,看不清楚这其中局势,日本人说什么他干什么,要不就是,他有猫腻!”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觉得,后面这个猜测有些过分了:“那倒不至于,现在合资是大趋势,咱们市里多少厂子都争着合资呢,大家都觉得合资是好事,这个郝局长八成也是这种观点,所以觉得即便给了一厂,也是对他们好。”

  “就是,我可是听说了,咱们日化厂合资的话,人家出钱进口设备,还给出技术和配方,投资上千万,到时候生产的全都是国外流行的化妆品,还能出口呢。这不是升级了吗?我可是用过我姐姐的日霜,是姐夫出差从法国带回来的,哎呀,那个感觉真的特别好,而且香味也跟咱不一样,很淡雅,不像我们的,香的腻人。”

  不过,当他们看到白伟拿着厂里的专利和利润表跑去找郝仁说服的时候,郝仁的态度,不少人的感觉就有点变化了。

  “我怎么觉得不太得劲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