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平等条约都签过了。

  狗尾巴花推开门给他送了杯牛奶,兰峥看了一眼乳白色牛奶,昨晚的几个片段又闪过脑海,一言难尽地扭过去头去,屏息好久,才平心静气地对狗尾巴花说,“牛奶倒了,换一杯麦片。”

  吃过早餐,兰峥没打算出去了,在家里把之前整理好还没动手的文献的资料看了一遍,做了个计划,先开始翻译。他是给期刊媒体和智库收录做翻译,这个价格的确不高,一篇下来费时费力不说才给三千块钱。不想做了。

  另一个做科研方向评估,这个是艾瑞克介绍的,价格给的高,但过稿难。既然决定做简直,兰峥就决定做这个了,两个月一篇好了。

  开学后的开题报告还没写,兰峥看了杨日伦在群里发的通知,决定先忽略,本来打算暑期回海岛一趟,但李翠翠和他说让他中秋和兰梦雅一起回来,趁着那个时候商量商量兰梦雅婚事。

  兰峥还没把这个噩耗告诉姐姐,在他看来兰梦雅现在肯定是没有要结婚的想法。到了下午,他去了医院,见了当时捐助的几个转基因婴儿患者的家长。

  几个孩子得到救治,轻微的已经能够出院了,但有一个全身肌肤不明原因溃烂的孩童还在医院里住着,医院给出的结论是基因链条断裂,暂时没办法治理,只能在无菌室里住着。

  兰峥的这个调研报告,连续跟踪了一个多月了,和其中一个家长有过沟通,也得到了一些数据,但没有和主治医生谈过,也就不能得到确切的医学证据。

  兰峥这次过来的时候也碰到两个人,沈涵和同伴是来拍摄宣传片的。她得知科大医学院给孩子们捐款,准备做一个慈善专题。

  这些日子沈涵尝尽了人间冷暖,心态变动的厉害。以前仗着家里作威作福的,等她母亲沈时娜去世后,骤然间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又被父亲逼着去做一些丢脸的事情,她全然没了之前高高在上的心态,也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于是在学业上更加用心,科大是个好学校,她成绩也不错,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拼个前程出来。

  沈涵对兰峥还有印象,这次没有贸然冲上来,问了同伴几句才知道他是为了写论文,沈涵和医学院的实习学姐有交情,知道兰峥也捐了款,一次一万,第二次两万。一直想找主治医生谈话,正巧她认识这位医生,想办法联系上了。

  两人一起等医生下班,在咖啡厅喝咖啡。医生尽量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情况下和兰州说了一下医院医疗措施。在医疗手段上对于这种因为基因病所做的不多,因为胚胎基因修改导致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链断裂的一些病例和治疗方法。

  医生还推荐了他一些内部医疗网站,说能看不少前沿的资料。基因工程有很大的科学范围,距离到他们这医疗疾病方面,医生能做的也不多,最好是能从科学层面做具体的研究,弄清楚基因突变的影响,要么就是谨慎的使用基因编辑,这就是基因伦理需要论证和验证的课题。

  医生离开后,沈涵道:“患儿有个叫星星的孩子,九岁,她听不见但她很聪明学了唇语和手语,想去上学,却没办法站起来,只能在家里接受虚拟教育,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虚拟世界里跳舞。”

  兰峥知道这个孩子,她脊柱神经坏死,没有任何征兆,一直到八岁的生日都能跑能跳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就站不起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