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是防守时占尽地形优势的可靠防线,又是进攻时从中原“低”地向北方“高”地出击的地形跳板,掌握这一带状区域便能够掌握抗衡北患的战略主动权,无论是出击行军还是预警迎敌都能够更省力、更从容一些。”

  “除此之外,北方蛮夷,之所以能多次南下,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土地,更容易产出良马、培育骑手,一旦北方草原被某一个游牧部落统一,便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骑兵力量,去征服没有什么地形屏障保全的西域绿洲农业邦国与东北渔猎部落,以至于形成横跨东西几千里的草原“帝国”。”

  “相对于北方草原的强敌,中原地区无论是骑兵战法——秦赵骑兵、良马产出,都主要来自北方草原,骑兵对抗方面多年来一直不占优势,岳帅费了多少心血,才练出一支背嵬军!”

  “能够拥有一个足以缓冲骑兵军团威力的北缘战略带,意味着什么,那些儒生不知吗?让他们用自已那满脑袋装的狗粪的脑袋想一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到底值不值得!”

  林珏气得太阳穴,暴起青筋。

  他当时在临安,还是杀得少了。

  就应该把江南诸地的这帮乡绅,富户,所谓的“有钱人”,杀个干净。

  数朝以来……窃国害国者……都是这些王八蛋。

  竟然连幽云十六州,都不要了?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中原政权京畿地区的相对位移,北方战略带的不同位置便有着战略重要性的东西位移。

  在五代北宋,由于京畿地区不可逆转地由关洛向汴梁东移,北方战略带的重心也便由汉唐帝国时期的晋北陕北转移到了幽燕晋北。

  而到了北宋,幽燕十六州的出让,直接使得幽燕险要尽失、晋北则丧失雁北的外围防线,对于三晋一路的防御来说,由于晋中南的表里山河地形,尚且还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地形防区!

  但对于燕北腹地而言,丢了幽燕,就再也没有什么地形屏障可供应敌了,只能靠着开挖河渠以及其他的防御工事来阻遏北骑,这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极高的一笔国防负担甚至劳民之役,所以北宋才会在北伐不成的情况下宁愿纳币买和平,也不花钱修工事。

  而且,幽燕的丧失,残废了整个燕北的防御体系,也顺道使得三晋的防御体系变成了尴尬的“孤军”,在没有侧翼犄角遥相呼应的情形下,在晋北陕北活动的大宋西军与河右守军,也便只能成为一支被北敌侧翼围困甚至围歼的军事力量,丧失战略机动性。

  所以,北宋会在徽宗朝依旧不忘“经略幽燕”,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还在执著着“幽燕”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