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第15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恩浩荡,三殿下亲自前来,我洪郑府有救矣……」

  郑亚坤是个四十多岁之人,蓄着冉冉长须,此时官袍凌乱不堪,脏污密布,脚上也不曾穿了靴子,只将官袍的一角塞进腰带之中,裤脚高高卷起,打着的赤脚上满都是泥泞。

  唯有一张脸此时还洗的颇为干净,头发梳的溜光水滑,别着一根树枝当做发簪,努力展示着他此时身为知府应有的礼仪和尊严。

  大约是因为苦撑了许久,此时终于有了外援,郑亚坤此时凹陷的眼眶红了个彻底,眼泪止不住的落,人更为颇为哽咽,似乎随时要伏地嚎啕大哭。

  三殿下和贺严修在来时已经打听清楚了这边的官员状况,郑亚坤是耕读之家出身,早些年才学卓然,高中榜眼,做过多年翰林,后又到地方为官,因为为人正直,尽心做事,屡次升迁。

  但也因为为人正直,一心为百姓做事,也只做到了知府之位。

  提示:洪郑县修改为洪郑府,望周知。

  今天码字时写着写着突然感觉不大对,现在一个县的人口比较多,但古代的人口比较少,且因为水利不如现代发达,小范围水灾比较常见,一个县受灾,这个受灾规模不足以让一个皇子去,但若是一个府,乃至周围还有两个府都受灾的话,面积就比较大了……(参考,古代河南划分为八个府,三个府都受灾,程度就跟花园口相当了,足以让皇子亲自前往)

  第253章 苏家

  「郑知府快快请起。」

  三殿下扶了郑亚坤起身,「父皇担忧此处灾情,特地吩咐前来督办赈灾事宜,朝廷调拨的赈灾粮已在路上,户部及工部一应人等也正在赶来途中,我与贺大人担忧此处灾情,轻装简行,昼夜赶路,先到了这里。」

  「事不宜迟,郑知府还是先给我们说一说此处的状况,带我与贺大人一并先去查看此时洪河状况。」

  「是,是。」郑亚坤站了起来,着人准备了小舟,带三殿下和贺严修一并去查看现状,一边给他们两个讲此时的受灾状况。

  三殿下和贺严修听了许久。

  灾情比他们两个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