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黛玉开始,她正学习《孟子》,把昨天学到的内容背完,然后逐字逐句解释,以示记住并理解了。

  在她背诵时,其他人各自做自己的事,林玄玉和甄英莲把课本拿出来,预习今天要学的内容。

  而苏叶则翻出历年考卷,自从她决定参加科举后,林如海就帮忙搜罗了许多来,让她先练手。

  以她现在的学识,足以应付接下来的童生试,剩下的就是熟悉科举节奏,学着写文章。

  写文章不仅需要知识丰富,也要多加练习,不然心里懂了,却表达不出来,岂不冤枉。

  且答题也有诸多技巧,细节方面尤其多,须得多多注意,才能熟能生巧。

  就比如语气词,在写文章的时候,该不该用,用了会让文章更生动,但如果主考官就喜欢严肃正经的文章,你却在文中用了太多的语气词,就会显得不够庄重,不符合主考官喜好。

  印象分是存在的,人家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不好,那任凭你写的天花乱坠,也不可能拿到最高分。

  而目前尚不确定主考官会是谁,是现今姑苏的学正李大人,还是姑苏城的父母官江知府,亦或者别处调来专门负责县试的。

  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各种风格的文章都要尝试写一写,以免到时需要,却发现自己写不出来。

  讨好主考官不可耻,只要不是作弊,这种光明正大的偏向,是被允许的,是技巧的一种。

  苏叶想要揣摩考生们心理,当然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

  摊开一份试卷,快速扫了一遍前面的试帖诗,经纶,和律赋部分,脑中飞快想出答案,轮到策论,才开始下笔。

  这份试卷于她而言,过于简单,即便是练手,也只有最后的策论值得一答。

  既然前面的内容都不用写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她干脆写了三篇不同侧重的文章,主旨都是一样的,只是破题的方式不同,看起来就大为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