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而张简次搞教化的同时,也想让西平府多几个考中进士的读书人。

  这里大概是整个大楚,唯一一个允许本地人在此当官的地方。

  因为只有习惯了西平府环境的人,才能更好的做这个父母官。

  另外,西平府的一切其实都是围绕边防和城外榷场建立的,基本没其他进项,粮食种不了,需要其他城池供给,牛羊也养不了,离草场有点远。

  但它又是最赚钱的,只因为城外的榷场光每年的摊位费和管理费,就是一个惊人数字,除此之外,进出城交易的商人,开通关文牒,还需要上交一百到一千两不等的押金,看你交易的物品是什么,押金不同。

  说是押金,其实基本不退的,就是花钱买文牒。

  光是这三项收入,就叫西平城赚得盆满钵满,加上遍布大街小巷的客栈,酒楼,每年税收可也不少。而这些原本归府衙管,可自从羊毛计划提出来,就被划拨到张简仨管辖的范畴了。

  也就是说,知府的权力被大大限制了,只能管到西平城事务,管不了城外的榷场。

  这样一来,府衙官员捞钱的机会大大降低,就更不愿意来边关任职了。

  本就相当于发配,权利还减少了,危险增加了,钱也少了,换谁乐意?

  现在的知府是张老太爷门生,且张家也承诺了,做满六年,保证他升官,这才安安心心待在这里,而不是和张简仨抢权力争功劳。

  可就算如此,他也一般蜗在城里不出去,就怕运气不好,巡视榷场的时候,出现突袭或抢劫事件,伤到自己。

  羊毛计划是个长期计划,哪怕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安分了,也要一直施行下去,是个细水长流,坚持不懈的过程,不然那些人要是赚不到钱,日子不好过了,还是会重新南下牧马。

  因此需要一个能明白其中底层逻辑的官员,一直不动神色进行此事。

  张家人不可能永远待在这里,那么就需要培养接班人,还有谁比当地人更能体会这层不可言说的含义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