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改成司空军师祭酒,就直接变成司空府中掌管军法、协助曹操处理军务的幕僚,这在许都,连个官都算不上,只能算吏。

  不在朝廷的官员体系当中,只属于曹操、只听命于他一个人的幕僚。曹操的心口好似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这两个职位的落差,也太大了一些。

  曹操迟疑:“以奉孝之才,岂能只当个幕府长吏?”

  郭嘉满不在乎地一摆手:“男子汉大丈夫,有几个不喜欢高官厚禄,春风得意马蹄疾?但眼下最要紧的事,是诛佞臣,罚罪臣,赏功臣,表彰忠贞节烈之士,树立主公的威望。只要主公权倾朝野,嘉哪怕就当一个小吏,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个郭奉孝,当真是上天赐给他的奇佐,赏功罚罪诛佞臣,既能立威于宗庙朝堂之上,又可扬名于市井江湖之间。还名正言顺,让人无话可说。

  曹操心花怒放:“孤将来一定让奉孝做高官,掌大权!”

  曹操仿佛已经看到那帮难搞的洛阳系官员或俯首低眉、摇尾乞怜,或退避三舍、不敢争锋。又或许,会有不识时务的人,跳出来螳臂当车,成为他权臣之路上的第一块踏脚石。

  郭嘉:没办法,我是一个小家子气又记仇的人,敢惹我,还让文若受委屈,我就敢让整个朝堂都抖三抖。公卿百官,好好享受这场暴风雨吧。

  洛阳系的官员追随着刘协,从洛阳到长安,又从长安到洛阳,再到许都。颠沛流离,吃足了苦头,大多数人以功臣自居。刚告别乞丐生活,吃饱穿暖没几天,就开始琢磨着争权夺利,恢复昔日的荣耀。

  就在这些人搬出朝廷的礼仪制度,来给曹操施压,逼迫他放权的时候。

  曹操偏不按套路出牌,径直在廷议上提出:自董卓之乱以来,朝纲废弛,有功之臣不曾赏,有罪之人不曾罚,奸佞宵小没伏诛,死节之士未旌表。请求天子赏功罚过,重振朝纲。

  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刘协必须赞同。

  死忠于汉室、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老臣,早就被董卓杀完了。那些能活到现在的高官显贵,多少都曾虚与委蛇,敷衍过董卓,真要追究,没一个是清白干净的。

  哪些人有功,哪些人有罪,还不是曹操说了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