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50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污染,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时代环境保护还没有被重视起来,各国比拼的仍旧是烟筒的数量、工厂的多少,被称为“雾都”的伦敦是被羡慕的对象,只有工业的强大才会造成那种现象。至于环境保护,等工业化完成后再说吧,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去搞环境保护,相当于在饥饿的条件下打扮的花枝招展,不过是粉饰罢了,落后的国家没有权利追求享受。

  临近傍晚,广场上的游人多了起来,烈日退去后广场变得凉爽起来,各种娱乐活动也随之增多。罗斯福坐在一个喷泉旁边的长椅上,从广场边一家酒店吃过晚饭后,他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再返回住所。

  对华国强大的怨念,随着一顿美食烟消云散,他甚至对这个国家产生了一丝好感,因为能创造如此多美味食物的国家,应该不是邪恶的国家。

  从北方的******,到现在解决温饱并向更高层次的享受进发,华国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据农业部统计,在1908年全国粮食产量9800万吨,超过美国的6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甚至出现了农产品过剩的现象,为了解决过剩农产品、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华国向朝鲜、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地出口了大量粮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粮食还被大量用于酿酒,吕梁曾今因为讨厌酒精,差点出台“禁酒令”。当然,华国向吕梁一样讨厌酒精的毕竟是少数,华夏人对酒精的喜爱甚至形成了一种酒文化,与华夏传统人文相结合,变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吕梁认为这种文化代表了虚伪、做作和对信任的破坏,可是即便到了他的位置,掌握无上的权利,也不敢轻易对其动手。

  据粗略统计,1908年全年华夏人消费白酒等各类酒水五百万吨,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消费的总和。很难想象华夏人的胃怎么能容纳如此多的酒精,或者说华夏人具备超长的呕吐能力,然后爬回酒桌继续喝!

  除了种植业外,畜牧业成为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农业体系成员,1908年华国种植业占百分之七十五,畜牧业占百分之二十五。城市郊区和农村的牲畜养殖场成为最大的畜牧业产地,依靠过剩的粮食和饲料产业的发达,华国养殖场为华夏人提供了大量肉类补充,鸡鸭猪等肉类成为大部分华夏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吕梁曾经在1905年提出:“让每一个华夏家庭厨房里都炖着一只鸡,拥有一辆汽车”,这个目标正飞快的接近实现。

  粮食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在二十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受到参战国的极端重视。争夺粮食产区成为参战国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除了上帝的干儿子美国之外,其余诸国都曾受到粮食短缺的困扰,英法德俄日,这些参战国的民众靠土豆度过了那段不堪的历史记忆,导致日后土豆成为欧洲国家餐桌上的重要食物。

  在获得菲律宾后,华国可耕地面积正式超过美国,拥有南方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菲律宾海南等地区一年三熟等粮食产地,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中原传统农业区。1900年全国农业人口超过百分之九十五,1905年比例降低至百分之八十三,到1909年的时候全国务农人口占到百分之五十二,接近一半。

  华国农业条件不算优越,中原传统农业区因为几千年的耕作,土壤蜕化严重。南方人口稠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菲律宾雨林密布,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开发建设。唯一让人省心的是东北平原,这里也是投入成本最小、回报最高的农业产区。

  另外密集的人口和传统的小农经济限制着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与美国家庭农场、农业高度商业化相比不占优势。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为了解决农业落后局面,华国使用机械、化肥和水利三**宝,以五大政策促进农业转型,最终实现粮食产量超过美国。

  华灯初上,广场上灯火通明,造型古朴的路灯本身就是一种风景。身穿五颜六色服装的人群聚集到广场上,或散步,或聊天,或观看艺人自发组织的表演,罗斯福觉得,只看人群的服饰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华国本身就是纺织业最大的市场,工业化开始后,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分工更加明确和收入迅速增加使百姓手里有更多的钱,来装饰自己的外表。布匹的作用从御寒遮掩扩展到修饰,人们更多的注重服饰的造型、颜色等等,许多流行元素通过服饰来体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