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60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方面刘彻卖小舅子卖的那叫一个快只是卖完了被皇后这么一提醒他也有些担忧起来卫青的安危又道:

  “朕已经赐下封赏倘若你还有些担忧倒不如一同也赏赐些顺便派人过去看看毕竟……等赶到边郡他差不多也快打完了吧?”

  皇帝都允许赏赐派人去看看了卫子夫自然不会拒绝她立刻应了下来紧锣密鼓的备了不少所需又选了心腹一同送去了边郡。

  如果不按照‘八百里加急’也就是沿途每十五公里换一次马三四站换一次人的速度让一个人从头走到尾那从长安到边郡的时间就要长数倍

  尤其是还得加上封赏准备和路途遭遇雨雪天气造成的无法前行的时间总之等带着皇帝封赏的特使到达距离卫青离开韩盈送出战报都过去一个多月了。

  第390章 特使信使

  特使来之前,韩盈正在军民医院里。

  除了卫青伏击受伤的那些骑兵外,医院其实还收纳了在守城时受伤的正兵和民夫,再加上因为一些其它情况受伤,自费过来诊治的,医院人数最高峰时足足有三千人。

  倘若是现代,对于只有十多个医生,四五十个学徒的医院来说,这人数完全超出目前所能够运转的极限,可对于如今来说,想要运转起来反而并不算那么难。

  原因也简单,一来,是如今做不到后世那样的精细化治疗,也没有那么多抢救与电子设备维持生命体征,需要时刻有人关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处理好后,靠病患自己本身良好的身体素质恢复,那工作量减少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一个,便是如今廉价到极致的人力资源。

  只需要提供安全,饭食,两套换洗衣服,一些微不足道的奖励和一点尊重,仆伇就能承担起大量的,日常琐碎的照顾任务,将医生和学徒们从地狱中解救出来。

  这个‘地狱’,显然不止应对这么多病患日常吃喝拉,以及简单的换药等事。

  无论古今,人们都有着一套对他人能力、地位评判的标准,这种标准有明面上的,也有潜意识中的,但不管怎么说,驱使他人,不用自己劳动,显然高于少量的关键劳动,而琐碎,价值极低,面对多人的服务性劳动,无疑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存在。

  很不幸,照顾大量的病患日常饮食,吃喝拉撒这种事情,在大众的潜意识里,是妻子/赘婿,儿女,乃至奴仆所做的事情,倘若医生去亲自做这些事情,而且是针对多人,并长时间都陷于此事当中,那她们无论身份再高,旁人在看她们时,也不会觉着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亲力亲为,而是会潜意识逐渐将她们看底,甚至会生出鄙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