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年说:“不用那么客气,你可是来照顾我们生意的。我听小胡说,你想要点儿老纸,想做什么用?我帮你找找。”

  沈瑜说:“我们学校下学期,有临摹古代山水画的课程,所以,我提前准备一点老纸老绢,临摹的时候,或许能用上。”

  第111章 金石鉴定技能

  何师傅听了沈瑜的回答,先是一怔,然后感叹:“小沈临摹古代绘画都这么认真。难怪你学收藏,能学的那么快。”

  他沉思片刻,说道:“我们这里有一些富阳连史纸、京仿纸,也有少量北方桑皮纸。你如果想用丝绢的话,时间太长的丝绢没有,只有几幅从松鹤斋传出来的生绢,我拿给你看看。”

  沈瑜等了一会儿,何老师和胡云霞搬着一摞纸出来。

  他们把纸张,按种类在柜台上摆开。这些纸都不大,最大的也就是30*60cm,明显并不是生产规格,估计是干什么用裁剪剩下的。

  沈瑜一张一张的挑选。

  何年在旁介绍,这些纸一共有六种,都是论张卖,从十块到几十元不等。

  沈瑜检查过每一种纸张,都没有超过二十年时间。但是,为了保证修复材料尽量齐备,他将每一种纸都买了两张。

  何年打开最后一卷纸。

  这卷纸张展开之后,沈瑜看到了纸张上,裱糊着一层绢,丝绢偏土黄色,并不是纯白。

  何年解释:“纸上裱糊的一层绢,是生娟,也就是也有人把他称为耿绢。

  绫绢工厂在抽丝,编织绫绢的时候,要蒸去蚕丝上面的蚕胶。这个时候的绢,是不能用来写字画画的,因为它吸墨滋水太厉害,书画家为了画画,就会在绢面加胶加矾,绢就变成了类似熟宣那样不透水的矾绢。

  这几张绢类比较特殊,没有加矾,当时的老师傅为了让绢面平整,就在绢的背后刷浆糊,又用蚕茧纸拖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