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这幅画没有经过买卖,游戏没有给出详细的信息,他只能用现有的知识判断。

  徐老师看到了一些问题,发觉沈瑜没有近距离观察,正想招呼他仔细看,一回头,却看到,沈瑜正向一张纸上快速记录着什么,隐约看到了题识,用印几个字。他略作思索就没多说什么。

  沈瑜记录了立轴上落款和用印的错误,以及笔墨上的问题。又去看另一张八大山人的小幅作品。画上描绘着一块湖石,石后伸出一支竹枝,竹枝上栖息着一只灵雀。

  作品尺幅不大,造型颇有趣味,模仿的是八大山人晚年的画风。

  沈瑜把这幅假画的问题记录下来,就算是看过了所有要鉴定的绘画,手头无事,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完成任务固然是现在的目标,但如果能看到名家的传世佳作,更一件欣喜的事儿。可惜,这次鉴定中,看过作品都是假画,由此可知,艺术市场中这类仿品的数量之多。他对以后想要收藏一些书画的想法打了个问号。现在市场上,真的能买到那些名家的佳作吗?

  徐老师看他许久没有反应,也没有催促,自顾自的写着鉴定意见

  等他把两幅画鉴定完毕,先与同组们的鉴定师商议了一会儿,然后对沈瑜问道:“你好像没什么反应,不喜欢这两幅画?”

  沈瑜说:“没能看到真迹,觉得有些扫兴。”

  徐老师说:“太正常了。假画的数量是真迹的几倍,甚至更多。鉴定意见已经上交,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你觉得这两幅画的仿制水平如何?

  沈瑜说:“仿的非常好。小幅作品的纸墨等材料没问题。立轴的纸张经过了做旧,虽然痕迹不明显,但能够看出去不自然的地方。我不知道这种做旧办法是如何做成的?但是,纸面带着些许少量的霉斑,多半经过了反复的揭表后,做出来的旧气。

  这张画苍松与梅花鹿的造型肆意夸张变化,造假者想表现出八大山人绘画的狂放不羁,只是一位变化,缺少凝重。

  小幅的作品更具迷惑性。作假的人只写名款,不署年款,只是,用印有错误。笔墨也达不到八大山人的凝重、冷峻的特点。”

  此时,几个鉴定师都完成了工作,开始各自聚堆聊天,等着工作组的通知。

  徐老师对沈瑜说:“你判断的很准确。你鉴定书画,喜欢从绘画者的角度方面去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画家创作和作假者做假画的心态不同。制作出来的画,无论采用多么好的技巧,模仿终究是模仿,其笔墨衔接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露。我想,你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研究。”

  沈瑜问道:“徐老师,今天您只听我说,你要指点迷津,怎么鉴定八大山人的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